红云金顶奇异之处在于接近山顶处分成了两块劈开的山石,垂直的岩石缝隙仅能通过一人,仰望上方,似一线天景观。











从一线天上来,一转身,就看到了架在两块巨石之间的“金顶天桥”。这真的是一座天桥,让两块近在咫尺又不能相连的巨石连成一体。

顶上方供游客游览的地方很小,因为巨石占去了一多半的空间。

10点45分,此时再看四周,完全淹没在乳白色的云雾之中,什么都看不见了。这与刚才我在半山腰拍摄的时间仅仅相差不到6分钟。真是奇观异景,变幻莫测啊!

这是红云金顶上的一座小寺庙。寺庙虽小,但应有尽有。两座巨石上,各建一座白墙青瓦小庙,其施工难度可见一斑。据史料记载,梵净山前后经历了五次重建,最后一次在光绪二十二年,但我不确定重建是否包括这两座山巅小庙。

小庙的外墙屋檐下,被人用钢板拴了一串长命锁和祈福带。

这就是金顶天桥,因为拥挤,无法拍摄全貌。事后,在细看这张照片时,我发现自己当时并没有注意到这座紧凑的小庙还有四重檐。我还发现那个穿吊带裙的胖女孩正站在桥中等着随行的男孩给她拍照呢。

我花了十几分钟的时间从另一条小路上下山。来到承恩寺门前的普度广场上,见老公正抱着他的背包坐在长凳上休息呢。此时四周浓雾,什么风景都看不见了。老公幸灾乐祸地对我说:我早就知道你上去什么都看不见了!

这是我在承恩寺里拍摄到的红云金顶,此时正好有一个和尚在院子里踱步,他来来回回地走,我等到他转回身,侧脸远望时,抓拍了这张照片。红云金顶,仿佛是一座罩着面纱的佛像,神秘莫测。

顷刻间,白纱撩开一条缝隙,佛像的真容隐约可见。

天王殿门前的广场正在修缮。

从承恩寺下山,沿着石阶往下走,这条路比上山的路好走多了。石阶被栏杆分成两条路,左边下山的路是通向缆车的,右边下山的路需要徒步走下山。几乎没有人徒步走下山,因为这段路步行大概需要2个小时,而乘坐缆车,只需要10分钟。
这是乘坐缆车排队的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