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梦
去年暑假在体育场跑步时遇到学生岳冬勤,知道她前段时间去了贵州支教。她说,贵州是个好地方,值得一游。于是,便有了这心心念念。今年暑假,便约了同事陆游,填写了出省游申报表后,乘高铁去了低风险疫情的贵州。
网上购票后,从铜仁打的去了梵净山,晚上入住离进口东山门很近的梵之音旅馆。梵净山每天限流8000人,我们获购的是下午2:00—3;00的入园票。我们决定提前至上午7:00就入园。旅馆老板说,早点去,散客有时查得不严。
第2 天5:00起床去排队,散客通道早已排到路边了。气象预报说今天有雷暴雨至阵雨,好在昨晚吃饭时已从老板娘处买了10元一件的雨衣。此刻,有好几位老妪在售卖,20元一件。
仰头,山岚突起,阴得有点让人心情沉重。
6:40开始检票。我们成功入园,希望实现,喜上眉稍。
景区坐环保观光车后,又乘了约20分钟的缆车,升高1200米,然后步行。事先得了同事李燕的提醒,我们先冲老金顶。
途中的标志性山石景观就是蘑菇石。蘑菇石因形如蘑菇而得名。上大下小,由一正方形巨石错位覆盖在另一长方形巨石上,高约10米,看似不稳,却已巍然屹立亿万年。蘑菇石由砂质板岩和石英砂岩构成。它是大自然造化钟神秀的杰作。
去往老金顶途中,游客稀稀落落,与对面红云金顶(新金顶)蜿蜒曲折、摩肩接踵、人头攒动的场面不可同日而语。
老金顶的石阶,有些地方很狭窄,仅容一人穿过,若你背了个包还得侧身才能过去;有些地方很潮湿,岩石里渗出来的滴水飘洒下来,以为在下雨;有些地方很陡峭,你得双手抓住两边的扶栏才能攀援而上;有些地方,干脆只有铁链,你得像爬杆一样用力,有一种飞夺泸定桥的感觉……怪不得,攀爬老金顶的游客不多,不到10人。陆游暴发力强,冲在前。到达顶上时大家都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老金顶其实是一小块“平地”,建有一燃灯殿,四周有护栏,边上有一木牌,标注此处海拔2494米。站在老金顶上,凉风瑟瑟,凄神寒骨,顿觉天地之悠悠袭上心头。环顾四周,云海茫茫,如波似涛,汹涌起伏,略显黛青的山头蜿蜒着,如云梦泽里出没的巨兽时隐时现。在发出一览众山小的喟叹时,更多的也许是一种孤独,一种孤绝,一种茫然,或者是一种冷静,一种夷然,一种挑战自我后的回归。
燃灯殿供的燃灯佛,它代表的是过去。是的,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一念之后,一转身之后,皆已过去。经历过了,皆可放下。唯放下过去,才有现在和未来。
这样一想便轻松了。等我们轻松下了老金顶,便一鼓作气去爬红云金顶。
红云金顶只有一条窄窄的万步云梯,借助扶栏和铁链,手脚并用,是体力,是技巧,更是一种毅力乃至信仰。由于人多,便时停时歇,相对攀爬老金顶而言,可以时不时喘口气。一到上面,哇,还有一座金顶天桥,架在两座山峰之间,中间是万丈深峡,海拔2336米。上面有两座殿,游客先到达的是释迦殿(现在佛),过天桥,对面的是弥勒殿(未来佛)。两殿寓意,重要的是要把握当下,才能更好地去畅想未来。
在弥勒殿旁边,有一个长发女子双手前伸合十,闭目微仰着头,似在祷告,犹如过生日时的许愿。一个人,有愿望总是好的,万一就实现了呢!
梵净山上的金顶,被誉为“空中寺庙”,是名副其实的。不必说它海拔高,是武陵山脉主峰,空气清新,也不必说它历史久远,是中国少有的佛教道场,更不必说它的云瀑、禅雾、幻影、佛光,单说它的金顶天桥就让人叹为观止了。四周是悬崖峭壁,海拔近2400米,桥面宽2米许,长5米多,蔚为壮观。金顶天桥是人工,又是神工,是二者天衣无缝的融合,自自然然,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梵净山,是云外的孤峰,是鬼斧神工,是净心的天地,是自然而然的人生氧吧。
202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