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殿内正面供奉三世佛,这三尊佛像出自康熙年间的雕塑名师焦万里之手。即西侧过去世迦叶佛,中间是现在世释迦牟尼佛,东侧是未来世的弥勒佛。这样的组合供奉方式与常见寺院所供奉的西方世界阿弥陀佛、本师释迦牟尼佛、东方世界药师佛组合完全不同。佛是智慧之身,法性平等,所表达的合掌皈依仰慈悲,举头见佛生欢喜的精神完全相同。
读妙品清供在三世佛前供奉有香、灯、瓶、炉等供具。这里堪称国宝级文物的是整棵檀木明代所雕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长明灯烛。
东西两侧供置于佛龛之内的明代铜制十八罗汉。殿前有月台,带汉白玉护栏,台前三出陛。
大雄宝殿后影壁的背面,裱贴着的幅高6米、宽11.3米的《胜果妙音图》,这是清代著名画师傅雯奉乾隆皇帝谕旨为皇太后祝寿所绘,于乾隆甲子九年(公元1744年)而创作完成。内容为释迦牟尼灵山说法的场景,完全用手指代笔所绘。距今已有276年,是国内保存幅面最大的国画,亦为海内外手指画之最,堪称国宝。
《胜果妙因图》描绘了释迦牟尼佛说法的巨幅图画,画面的中央是本师释迦佛,佛的左右分别为骑狮的文殊菩萨和骑白象的普贤菩萨,另外有四大天王和众多的菩萨、罗汉等。在佛莲花座前还有善财童子以及大鹏、迦陵频伽鸟鸣和雅音,欢喜谛听佛说,随喜奉持佛陀所说真理。这幅画概括简洁,运笔粗中求细,画中的释迎牟尼、天土、罗汉“约百余等,备极神彩。”,画家用姻熟的技法,突出刻画了诸多人物面部的不同表情,反映每一个人对佛怯不同的内心领语,上下呼应,画面主动传神,成为保存至今的一幅中外闻名的捐画珍品。
大雄殿后的圆通殿,也称观音殿。据记载,圆通殿的匾额为康熙皇帝墨迹。

圆通殿面阔5间,殿内正面供奉一尊十一面观音铜像,像的上面悬佳锦慢,有“佛光普照”四个隶书大字匾额。因观音菩萨广大圆满,闻声救苦、救难,耳根圆通,故曰:圆通。殿中正座是大悲圣观音菩萨像。

西侧一尊是元代铜观自在菩萨;东边一尊是明代多罗菩萨,即藏传佛教所称的度母。这个殿东边墙上有延生普佛红色牌位,为信众消灾解厄、普佛祈求;西边墙上有黄色往生牌位,是专为亡故之人超度往生设立。






最后为2层建筑,上为舍利阁,绿琉璃瓦顶,下为多宝殿,黄琉璃瓦檐,陈列国际佛教友人所赠珍品。
幽深的第三进院落有一座建筑在高台上的两层楼阁。因为上世纪50年代曾经从北京灵光寺出土有释迦牟尼佛真身"佛牙舍利"暂存广济寺藏经楼,故称“舍利阁”。现为藏经阁,珍藏佛教经书10万余册,其中以清代康熙、雍正年间(1721一1735雕版印刷的藏文《大藏经》最为珍贵。它连同青铜宝鼎和《胜果妙因图》壁画,合为广济寺的三件珍宝。并藏有房山云居寺石经拓片,西院有持律殿、净业堂和云水堂。
下层为多宝殿,也称药师殿,多宝殿内供奉着明代铸造的三尊铜佛像,这三尊佛像较大雄殿中的塑像更为精美、细腻。楼阁前有回廊,两边是五开间的东西厢房,建筑浑然一体,玲珑精巧。
在后院中还保存着广济寺中的另外三宝,那便是种植在高台上的一株七叶槐;摆放在院中央的长满睡蓬的明代陶制方缸,缸前所置纹理清晰的木化石。这三件宝物年代久远,更可证明广济寺历史的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