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推车的时候,我会反复看看身边有没有骑友,生怕被人嘲笑我。于是假装骑一会,然后等他们走远了,又悄悄的推车。后来总觉着这样活在别人的世界里,很累,也会打乱自己的推车节奏,慢慢的就把那副伪装的面孔撕掉,坦坦荡荡的推车。
——我的推车自白
康定,初次与这座城市谋面,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包容性。从建筑、寺院、服饰、语言、河流、神山,以及人们的面孔。无处不彰显这座城市的包容与和谐。其次一首《康定情歌》几乎道完了关于这座城市的所有故事。初次与这座城市相见,不是被他折服,而是他那咆哮的怒吼,湍急的河流,穿过整座城市,让我记忆深刻。刚进城,路边一排转经筒,还有雕刻的唐卡人物壁画,深深的吸引我。这里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充满了好奇之心。一草一木,山川河流,在我看来皆是一种美的享受。自然里的东西,总能让我感官引起一种好奇之心。而这种好奇,更加加剧了我内心对新事物所期待的欲望。
在绘画、雕刻和一切造型艺术里,在建筑和庭园艺术里,就它们是美的艺术来说,本质的东西是图案设计,只有它才不是单纯的满足感官,而是通过它的形式来使人愉快,所以只有它才是审美趣味的最根本的根源。
——康德
山有山神,城有故事,林有情歌,人有爱情,唯独缺少了与你相遇的季节。
晚上,与几位偶遇的骑友一起结伴,独步于康定情歌广场,人们跳着锅庄舞,我也加入其中,感受藏族文化的熏陶。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种舞蹈,他们跳舞时手脚并用,配合着音乐的节奏,或反转、点跳、踢腿.......这种独特的舞姿与舞蹈的韵律,只适合于高原上的民族。只有加快跳舞的节奏感,才能体现这种舞蹈的魅力所在!我观察他们的舞蹈是一件耗氧量的事情,平原生活中的我难以胜任此舞蹈。而我只是照葫芦画瓢,亦步亦趋罢了。
我很喜欢藏族文化中关于佛教的解释。广场西面,雕刻有四幅唐卡,分别是《四瑞和谐》《仙鹤传情》《唐蕃联姻图》《仓央嘉措情歌》《六长寿图》皆是美好的祝愿。这五幅唐卡之中,最常见的就是《四瑞和谐》《六长寿图》也是整个卫、藏、康以及佛教寺庙、学院、寺院绘画最多的两幅唐卡。
关于《四瑞和谐》还有一个故事,从前在一片森林里,生活着鹧鸪、山兔、猴子、大象。鹧鸪先来到森林里种下了一颗种子,长出的叶子为兔子提供了事物,结出的果子又为猴子带来了所需,长大的树木又为后来的大象遮荫纳凉。于是,他们以先后顺序,年龄尊卑为标准,和睦相处。
佛教中鹧鸪鸟为释迦牟尼成佛前化身,山兔、猴子、大象分别为阿难、舍利弗、目犍连尊者的化身。
佛教戒律:不偷盗、不淫邪、不饮酒、不妄语;四个动物都已素食为主,为无足、两足、四足等禽类遵守。
鹧鸪鸟最高贵也是先来到森林里顶为尊之,其次为山兔、猴子、大象。它们和睦相处,互相帮助,扶幼敬老。象征着藏族、佛教以及世界和平。
有人会说,我关于介绍城市的时候,会忽略很多东西。是的,没错。首先强调我不是史学家,也不是藏汉文化的专家。而我只是一位骑行者。此次重走,仅是寻找属于我的句子,或只言片语的零星碎语。当然,不乏有吹毛求疵者、批评者,我都一一应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