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鲜,仿佛回到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有迷惘,有压抑,但也蕴藏着希望的曙光。
第一张照片获2020年IPPA大赛“儿童组”荣誉推荐奖
在剑桥的午后,老者坐在墙头翻阅书册,而波光里的年轻男女,让人梦回那康桥一遇。
在日本,有警察叔叔的俏皮,也有人力车夫小哥的明朗。
在利物浦寻找披头士,在泰国感受虔诚的信仰……
疫情爆发后,海瑞的世界旅行计划暂时搁浅。趁着这个时机,他将探索的目光转向国内。
国内的城市建筑,大部分是后来砌的,基础设施也差不多,光看外表,会缺少一些独特的味道。
那要拍什么呢?
海瑞喜欢去大众熟知的城市,也喜欢去著名景点,毕竟,它们肯定是因为有某种特色,才会受欢迎,而他也早就想去“打卡”。
比如北京故宫、杭州西湖、广州小蛮腰等等,尽管有人会觉得俗气、看腻了,但他认为,这些就是城市的特色,不可避开,也不必避开。关键是怎么去拍。
除了直接拍摄地标,海瑞还有自己的切入点,就是从城市的名字、象征性文化中展开联想。同时,在画面表达上,比起国外的五彩斑斓,他更想表现国内的纪实感。
比如——
日照的“日”,青岛的“青”,烟台的“烟”。
乃至,济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和小燕子……
此外,无论在哪里,海瑞还有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