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怎么种植长得好
芦苇花怎么养才长得好
优质回答:荻花和芦苇花傻傻分不清,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0184无肉不欢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芦苇花怎么养才长得好1
昨天打卡抄书,《琵琶行》中第一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我一直以为此句中的“荻花”是我们常见的芦苇花,结果上网一查才发现他们不同:属性、价值、形态、产地都是不同的,荻花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地下茎是蔓延生长的,多生长在温带地区。芦苇花为禾本科多年生水生或湿生高大禾草,它的植株很硬,可加工制成扫帚、芦花靴等物品。荻,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子长形,似芦苇,秋天开紫花。荻花既不是芭茅花也不是芦苇花。
今天趁着阳光好,出去走走,来到了新津白鹤滩湿地公园。正好也看到这句诗,好巧。
《小学生小古文100课》中有一篇《芦花》“水滨多芦荻。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这里出现了“芦荻”,明显说的就是芦苇,哎!荻花和芦苇花傻傻分不清了。
芦苇花怎么养才长得好2
河边芦苇不简单:可以止血解毒,润肺生津,清肺止咳
小时候,家乡的环境相当的清幽,美丽。那时在乡村的河边、沟渠旁到处散布着芦苇,如农家女孩清灵灵的样子,单纯、质朴,只要有水有阳光,不经意间就可繁殖得成片成片。春天刚到,河面的冰还没有化尽,岸边的芦苇就从软泥里钻出尖尖的、红色的小脑袋,没几天就尺把高了,密密匝匝铺满河岸,嫩绿嫩绿的,和柳树的“绿丝绦”相映成早春里最明媚的景色。
芦苇还有一个让人听后浮想联翩的名字,美得让人心醉。它从《诗经》中走出来,走进每个文化人的心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的形象已经和美人融为一体。深秋时光,追寻的心上人在苍茫的芦苇丛中,越加美丽。“蒹”和“葭”指不同生长状态的芦苇。蒹是没有长穗的芦苇,葭是初生的芦苇。“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漂亮的名字配着代表“相思”的意象,自然会生根在古代文人墨客的心田。唐代四大才女之一的薛涛写过一首《送友人》诗“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水边蒹葭,月色如霜,群山灰白,凛然生寒;人隔千里,绝非今夕,离梦无影,思念漫长。蒹葭和月色、山色合为一体呈现于天地间,苍茫之中,思念之情从才女心中淌出,延续不断,悲切幽远。杜甫、白居易、杜牧、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秦观、文天祥、王国维等文学大家在诗词中都写过蒹葭,大多借此抒发怀思感伤之情。现代作家、诗人郁达夫的诗句 “一片蒹葭故国心”(《为晓音女士题海粟画<芦雁>》),看似语言直白,却是玉壶冰心,饱含着怀国怀乡的无限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