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韩国同龄的优秀选手可能有一万个,但我们只有100个。但是如果我们真的一起竞争,这100个人得到了良好的教育,我们以后也不会太差,我们还是可以和他们竞争的。”
邵佳一。
长期持续投入才能有成果
在邵佳一看来,由于足球基础和文化的差距,中国足球青训要和德国比肩是不现实的,但德国足球的经验也是可以借鉴的。
比如管理层的支持:“比如德甲有一些硬性规定。在青训中心和硬件设施上应该投入多少比例的联赛收入?我觉得这才是现阶段中国足球需要的。如果你没有一个好的硬件设施,你就无法吸引更多的球员或者社会上的人来到足球场。”
此外,德国还会长期投资支持教练和青训中心,保证年轻球员时刻接受最新的足球理念,得到最好的帮助和训练,这也是值得中国足球学习的地方。
同时,邵佳一也承认,国内一些“独特”的培养形式,比如足球学校,也有意义:“也许在大城市,人们会说,要回家,接触社会、学校、家庭。但是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孩子,足球氛围不是很好,没有很多优秀教练的支持,所以要走出去,去一些专业的足球学校训练。”
随着未来社会的发展,包括足球硬件设施和文化的进步,中国足球的未来依然值得期待:“我们通过十几年的投入,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比如有些外教给我们留下了先进的东西。现在很多年轻教练成长起来了,吸收了很多欧美先进的足球理念,学习能力很强。未来一定会为中国足球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来自论文。更多原创信息,请下载“The Paper”APP)
作者:蒲垚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