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中国足球收到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在意料之中。中超联赛定于6月3日开始第一阶段的比赛,18支球队将分成3个小组,在大连、梅州和海口完成10轮比赛。中甲联赛第一阶段定于6月10日打响,同样是18支球队将在大连、南京、唐山进行双循环对抗。坏消息出乎意料。亚足联宣布,原定于2023年6月在中国举行的亚洲杯将在另一个地方举行,“并将尽快确定新的场地和时间”。
显然,姗姗来迟的“好消息”让职业联赛看起来像是中国足球“自娱自乐”的表演赛——除了邀请赛东亚杯(今年7月在日本举行,女足和U23国足参加)、明年女足世界杯(2023年7月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举行)、异地举行的亚洲杯、2024年巴黎奥运会足球亚洲区预选赛。
亚冠联赛中超赛前的种种“无奈之举”已经让亚足联很不爽了:上赛季出征亚冠的北京国安青年军,不幸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感染了新冠肺炎。从6月到11月底,最后一批滞留队员回国,全程近半年。所有国内俱乐部都很担心。因此,本赛季亚冠,仍需参加附加赛(3月15日)的长春亚泰队提前一个月决定退出,上海港湾队也因“不可抗力”宣布退出。参赛的广州队和山东泰山队出征青年军。广州队6场丢24球,0分进0球,山东泰山队6场1平5负,丢24球进2球。亚足联自然挠头了。
归化球员无节制不可期,仅有的几名海外球员也无法为中国足球增光添彩:本轮西甲,西班牙队主场1: 1战平瓦伦西亚,武磊未能出场;中超的李磊已经在板凳上度过了最后四轮,他所在的草蜢队能否保级还是个未知数。郭田雨在葡超联赛中三次在维泽拉替补出场32分钟。在保级后的最后一次谢幕中,郭田雨甚至不在大名单中。新赛季回到山东泰山是更实际的选择...
与中国海外球员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国前锋孙星雨正在冲刺英超最佳射手榜,他不愧为“亚洲第一球员”。在德甲联赛中,日本中场远藤航在最后一分钟的倒计时中帮助斯图加特避免了降级(伊藤洋平是助手)。根据德甲官方统计,这是远藤航连续第二个赛季成为德甲“一对一对抗王”。
去年10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强调进一步深化足球领域改革。此前,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中,要求“为中国足球事业振兴和2035年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目标做出贡献”,但以当前中国足球所表现出的实战水平,即使在亚洲, 竞争力还是有限的——中国女足虽然在今年年初战胜韩国夺得了亚洲杯,但能力水平还是和日韩相当,各个年龄段的男足国家队都没有很好的表现。 自2015年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颁布以来,中国足球与“先进足球”的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大多数球迷对中国足球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只能“谨慎乐观”。
新赛季,中国足坛几乎只有职业联赛才能满足球迷的需求。但职业联赛的结构性风险依然存在,球迷不得不担心联赛发展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毕竟“被欠薪”的球队不在少数,中国足协只能按照“分期”的原则,督促各队在新赛季逐步解决问题。
中国青年报记者郭健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