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五月二十一日电。在日新月异的县城,体育发展呈现百花齐放之势。在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体育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县域体育发展的道路上,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体育赛事组织、体育文化培养等方面需要共同努力。2022年春天,新华社记者走访了中国多个县,他们的故事或许能为未来县域体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2021年10月24日,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团标庄村小学生在足球场踢足球。近年来,为满足农村群众体育健身需求,龙山街道大力完善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立了32个农村体育场地。新华社发(梁摄)
县域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支撑,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县城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今年上半年,《关于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关于以县域为重要载体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意见》等文件陆续出台,为县域体育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该县体育相关从业者和专家告诉新华社记者,在全县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的大背景下,下一步应因地制宜,充分依托各县资源禀赋,实现体育基础设施的精准布局,更好地满足当地群众的健身需求。
详情点击“筑牢体育强国基础——当县域体育基础设施升级”
近日,贵州省榕江县正在举办中小学生篮球联赛,参赛队伍多达70支。新华社记者郑明宏摄
近年来,县级体育赛事市场蓬勃发展,推动了全民健身的发展,以体育赛事为起点的产业格局也日益丰富。相关从业者和专家对新华社记者表示,针对该县人民的需求,应继续下好卫生与产业这盘“棋”。同时,他们要细化赛事评价,提高造血能力,用好的赛事IP吸引多方资金支持。
详情点击“健康与产业两盘棋——县域体育赛事运作观察”
广西桂林阳朔县攀岩场。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阳朔每年平均接待60多万攀岩游客。
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在体育文化传播链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面向未来,县城体育文化建设大有可为。在2022年上半年出台的《关于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关于以县域为重要载体推进城镇化的意见》等文件背景下,近距离感受中国不同地区、县域的体育文化,可以真切感受到“跳动”的体育脉搏。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商务学院院长肖书红表示,无论哪个县的全民健身,都需要锁定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资源,这样既能满足当地民众的健身需求,又能通过发展赛事和旅游打造当地品牌,进而进行体育文化宣传。
详情请点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润物细无声——体育文化为县域发展带来新活力”
编辑:刘洋、文淑、王初洁、郑智、于思慧、季家栋、胡佳莉、许石昊、李冬瑶(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