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者姜琳
随着鼓声,龙船冲出海浪,第一次跳跃。
6月3日端午节,福建厦门龙舟池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海峡两岸龙舟赛2022圆满落幕。经过激烈角逐,集美街道龙舟男队获得男子组冠军,集美街道龙舟女队获得女子组冠军。
龙虎跃2022海峡两岸龙舟赛吸引了来自海峡两岸41支队伍的千余名参赛者,其中mainland China 24支队伍,台湾同胞17支队伍。“两岸青年艰苦奋斗、团结一致的精神鼓舞人心”[S2/]
比赛结束的时候,海棠台湾社工队成员张君如已经满头大汗。“我很紧张,手还在抖,很激动,尤其是大家一起喊‘一二招,一二招’。”她说,“两岸青年艰苦奋斗、团结一致的精神鼓舞人心。”
球队夺冠,集美街道龙舟队队长陈维龙终于松了一口气。“同时获得男女冠军不容易,我为队员们感到非常高兴。”他表示,很高兴能和台湾省同胞一起参加这次龙舟赛,期待未来两岸能有更多的体育赛事交流。
“两岸青年团结一心,兴风作浪的感觉真好!”为了准备龙舟比赛,华侨大学的台湾学生林国生和他的队友们每次训练大约4个小时。他说:“训练非常艰苦。第二天,我经常腰酸背痛,受伤,但我和大家在一起很开心。”
90后的张在工作。今年,她报名加入了厦门市台协和厦门大学的台青联合队。“球队冲进决赛拿个名次不容易。”她说:“我是龙舟队的新成员。刚开始训练的时候,因为跟不上划桨的速度,很气馁。团队的老成员总是鼓励我需要什么角度的划水,如何发挥自己的力量等等。,并给了我手把手的指导,也逐渐坚定了我的信心。”
尽管他的队伍未能进入决赛,但来自台湾的年轻人李铉雨并不气馁。“和自己比,我们在不断进步。”他说队伍是今年新组建的,很多队员都是第一次划龙舟。刚开始练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怎么配合,船一直转。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大家越来越默契。“每次我划得更好,明年我都会继续比赛,争取更好的成绩。”他说。
“为了这个比赛,大家一起努力了很久。冲过终点的那一刻,不管结果如何,他们都很开心。”比赛结束后,很多队员都觉得这次龙舟比赛不仅收获了名次,更收获了两岸同胞的友谊,以及同舟共济、奋发图强的精神。
“以赛龙舟的方式在内地过端午节,很有意思,很有意义”[S2/]
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凝聚着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记忆。
比赛现场,一位身着汉服的选手引人注目。作为翔安泰源龙舟队的鼓手,来自台湾省的小伙子陈胜源穿上了传统汉服为队员们加油。“我从小就喜欢中国传统文化。赛龙舟是传统民俗活动,穿汉服有仪式感。”
花,2003年出生,台湾桃园人,现就读于集美大学。“我从小就对龙舟比赛感兴趣,经常去看。”他说:“没想到这次有机会参加大陆的端午节。很有意思,很有意义,也是我参与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
作为一名资深龙舟选手,在训练过程中,台胞张晋南经常与队员们交流划龙舟的经验和技巧。“我在台湾省的时候,参加过很多龙舟比赛。现在在内地工作,看到有机会就和老婆一起报名。这种过端午节的方式,让我感受到两岸文化的同根同源。”
“小时候划龙舟,会用闽南话喊口令,配合统一的动作,比赛时很有气势!”台胞黄宝勋2019年10月来大陆工作后,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参加龙舟比赛。这次比赛让他找到了久违的亲切感。
让两岸人民充分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2022年龙舟赛不仅包括300米直道赛和中国龙舟拔河公开赛,还将举办两岸粽子大赛、非遗工艺博览会、古礼端午互动、两岸青年诗会等活动。“端午习俗,包粽子,挂艾草,跟台湾省的一样,感觉这里的‘家乡味’满满的。”来自台湾高雄的石说。
[/s2/]“龙舟比赛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家’”[S2/]
举行龙舟比赛的厦门龙池是mainland China第一个专门用于龙舟比赛的人工水池。它是由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建造的。2006年,厦门集美举办首届海峡两岸龙舟赛,2008年升级为国家级赛事。两岸龙舟赛经过多年举办,已经成为促进两岸交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一场两岸龙舟赛,激发了两岸同胞的同理心。”厦门台商协会会长吴家英说。
“2008年,我还在读本科的时候,去厦大交流,我来龙舟池看龙舟赛。当时的场景非常震撼。没想到14年后我还有机会参与其中。”来自台北的罗定军说,他们的26人龙舟队中有20人是来自台湾省的年轻人,他们在大陆创业。之所以将球队命名为“厦门成功青年队”,寓意在厦门的发展将会成功,他们看好在大陆的发展前景。“我已经在内地定居,结婚生子。龙舟比赛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