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中国花滑女王陈露:我创业七年了,之前还做了十年职业经理人
俱乐部的打造,青训是主要业务,而教练则是核心人才。
几乎所有的体育俱乐部和健身房,都会面临教练短缺和营收中教练赚大头的运营难点。对于教练的选择,她也坚持专业性和性价比,对“天价抢教练”说不。
目前,青少年培训是陈露俱乐部最大的业务板块和收入来源。除此之外,她们也会承接活动和场地需求。
2019年9月17日,冬奥和冬残奥组委会官方的2022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发布活动上,陈露国际冰上中心的孩子们进行了花滑表演。而2020年疫情刚开始的时候,陈露和团队还与央视合作了“线上第一课”的花滑教学活动。
2021年和2022年,陈露的冰场,还成为了大量冬奥会预热活动、节目的最佳选址。

反复的疫情让仰仗线下的体育行业受到巨大影响,国际国内大型赛事停摆,大众体育的青少年培训也时不时面临叫停。陈露在国内四地的冰场,运营收入自然也受到影响。
陈露说:“疫情背景下,我们没有裁员。我们在全国一共有四家冰场,如果疫情影响导致一家冰场暂时停业,其他三家可以正常运营的话,就能保证整个公司可以运转起来,不受致命打击。”
分别坐落在北京、天津、大连和深圳的四家冰场,开启了“四地模式”,对抗疫情这一不可抗力。
据陈露介绍,冰场运转的固定成本较高,所以选址大都在北京、深圳这样的大型城市。
这其中,北京有着很好的冰雪基础,又是冬奥会举办地,冰雪运动的推广更好,大众已经从最开始的想要接触和体验,到了需要学习花样、学习更高级技巧的阶段。而深圳年轻人占比高,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更强。
近几年冰上项目如花滑、冰球的运动员,都选择了定居深圳。而对于陈露来说,深圳是她的大本营,从华润开始,她已经在深圳做了十几年冰场运营。

- 花滑和无限可能
家门口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从申办成功到顺利举办,历时七年。冰雪运动大力推广、发展的同时,也诞生了谷爱凌、苏翊鸣这些全民奥运偶像。
而在陈露看来,这些优秀运动员在冬奥会上的出色表现,也展示体育竞技的一条通道——运动员有可能通过家庭投入、俱乐部教学,最终走上奥运会这一最高专业竞技赛场。
陈露说:“谷爱凌、苏翊鸣,也包括朱易在内,这些优秀运动员出现在奥运赛场,其实是体育教育和专业竞技的另外一种可能。这一代运动员,在赛场上心理素质更好,不仅有着为国争光的集体荣誉感,也有着实现个人价值、个人梦想的强烈愿望,其实这两者是相互促进的。他们的自信、阳光,来自于完整的性格塑造,完整的成长过程。”
走上奥运赛场的运动员,不再一定是经过从小的专业培训和市队、省队再到国家队这样的固有模式。更多的孩子,是一边学习,一边训练。
在陈露看来,这其实开辟了另外一个渠道,可能是一个新的趋势。

目前全球的花滑竞争极其激烈,要想成为顶尖选手,很多孩子从4岁就开始学习滑冰。但这些孩子,不会以参加奥运会作为唯一目标。花滑可以是一个爱好,也可以成为一项技能,比如助力升学,比如未来去成为花滑教练,当然,也有人将爱好发展到极致,最终走上了奥运赛场。
和陈露她们的那个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孩子们成长有着无限可能性。
陈露说:“我们希望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是完整的,我们提供更多选择性,花滑、冰球的教学,只是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七年创业,俱乐部已经有了稳定的模式和营收,陈露的梦想也伴随着创业变得更大,看向未来,陈露希望自己的努力,把俱乐部和公司运营得更好,也希望能够让整个花滑产业,变得更开放。
“首先,是能生存下来。”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