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境日之际,国际奥委会盛赞北京冬奥会。
新华社北京6月4日电(记者姬野)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国际奥委会发文称赞北京冬奥会在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尝试。
国际奥委会表示,据统计,从1896年雅典奥运会到2018年平昌冬奥会,85%的奥运永久场馆持续投入使用。奥运场馆成为主办城市居民的运动场所,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带动了城市和地区的发展,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此外,奥运场馆也成为东道主展示低碳环保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平台。
国际奥委会列举了历届奥运会和冬奥会在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采取的措施,包括北京冬奥会。文章认为,作为“双奥运场馆”,国家游泳中心(又称“艾斯·库伯”)建筑外墙采用气泡,可以充分保留太阳能,让充足的阳光进入场馆,进而降低能耗。这个场馆的创新技术还包括能量回收和水循环系统。据设计师介绍,这是世界上抗震能力最强的建筑之一。国际奥委会还表示,在北京冬奥会上,二氧化碳制冷系统首次在中国和冬奥会上使用,4个冰上场馆采用了这一技术,大大减少了碳排放和能源消耗。与传统的制冷系统相比,这项新技术每年可以减少3900辆汽车的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