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届白酒交易会在南宫山国际商贸城召开,说实话一如果公交车准许带酒上车可能市里面住的好多人都会去买,关键是酒是不能带上公交车的,从国际商贸城打车回市区最少要三十元车费,公交车上散装酒不能带正常,但是瓶装酒而且没有开封的都不能带上车就有点过了,以后酒类交易会最好在市区凤凰山广场,或者是老城纪念广场进行,大家就是打车也用不了几个钱,说实话带瓶酒上公交车就像自己是小偷一样,大家认为呢?
有过亲身经历,带了两瓶没有拆包装的酒,上了公交车然后被请下车。师傅说,反正公司有规定不准带酒上车,我也只能下车打车然后到高铁站,然后,没有遇到任何拦阻就上了高铁。更搞笑的是,有次坐高铁到遵义,公交车走了一站路,然后驾驶员停车检查从高铁站上车的乘客行李箱,引起了很多乘客的不满,但驾驶员还是一个个开箱检查,没有任何问题才开车,前后耽误了十多分钟。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过了?反正总觉得这是一个梗,让人不爽!
燃烧三要素:1)可燃物 2)燃点 3)助燃物 一般指空气。酒,特指封闭的瓶装酒 绝不可能在大庭广众下(公交车上) 短时间具备三个要素! 因此本人认为:(此项规定)既无人性化管理的理由,更有扰乱治安(望风布影,草木皆兵)的嫌疑!更是对广大中国公民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污蔑!
遵义公交不准带酒上车是保证公民安全纯粹无稽之谈!谁见过酒燃起来吗?真是草木兴皆兵。
个人认为
如果一瓶封闭完好的瓶装酒都不能上公交车的话,那就更应该禁止烟酒入城了。一瓶酒成了安全隐患,那么,城里千家万铺存放成百上千(斤、瓶、吨)的酒,有的甚至还是散酒又是什么?
公交公司沒有制定法律法规的权力,国家关于禁止易燃易爆物品的规定都没有禁止带酒。
酒不等于酒精。公汽公司乱立规。
荒唐事:酒搏会,政府提供免费公交参会,但会上买的酒上不了公交,这不是扯蛋吗?
对头,打火机也不准带上公交 ,一瓶包装完整的酒,不准带上公交车,有点过度,气体打火机应该同样不允许乘坐公交车。
酒确实会燃,而且因为是液体,扩散速度快、面积宽,相对其他固体易燃物(比如有人品论的衣服),酒燃烧更难扑灭等特点,是公交公司还怕酒的原因。但是真正有非正常心理的人要用酒来危害社会,靠司机肉眼能真正的防范吗?眼睛真的能替代安检吗?所以这种简单的一禁了之的做法,真的能有效预防犯罪是否可靠还有待深思
对于剩客携瓶酒上车,本人受到遵义公交车上安检员拒绝,只好另想法到了目的地。公交车方出于安全考虑可以理解,认为公交车方也应理解乘客,可不可在上公交车时由安检员对携瓶酒乘客进行实名制登记,这样安全问题解决,公交公司和乘客可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