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范文杰)“随着中考纳入体育考试,分数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体育锻炼的大军中来。为了规范体育训练,国家体育总局于2021年发布了《课外体育训练行为规范》。但调查显示,宁夏仍存在‘野训’、‘场馆设施不达标’等问题。”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农工党委员会副主席王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课外体育训练需要规范。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校外学科训练大幅减少,学生和青少年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和更多的体育锻炼时间。“身体健康是一切的基础。身体素质好了,孩子才能更好地投入学习。”在走访中,很多家长认为减去科目训练后,应该增加体育锻炼。
王波认为,体育培训行业存在的许多问题值得相关部门重视。“比如个别训练科目设在小区的娱乐区,比如跳绳、轮滑等,条件差,安全设施几乎为零。此外,还有教练资质审核不严的问题。”王波说,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设施不达标和内部管理不规范。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各类体育培训机构确实存在师资参差不齐、收费不规范等问题。对家长和孩子的体育培训也缺乏清晰的认识,导致一些体育培训机构浑水摸鱼,给消费者挖坑。
有什么好办法吗?王波认为在学校加强体育教育是一个更好的方法。
“提高学校的体育课质量,可以有效解决家长的焦虑。"王波建议,学校应深化教体融合,改进体育工作,通过评价教师、完善学生体育档案、开放体育场馆、增加体育课后服务等方式,让学生"在学校吃得饱"。
对于校外培训机构资质审查不严的问题,王波建议,由相应的审批部门牵头,组织体育、民政、教育、卫生、市场监管等部门,对校外体育培训机构的名称、注册条件、训练场地、设施、人员资质、社会信用评价等进行集中评估,评估合格后再给予审批。
“另外,课外运动训练的行为规范中也没有明确的奖惩制度。国家层面应出台相关措施,明确对各类不执行《规范》行为的处罚,对有利于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好的经验和做法,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宣传和奖励。”王波说。
作者:范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