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奕敏将真正开始他的成人网球追梦之旅。
日前,中国男子网球选手吴·获得了ATP奥兰多挑战赛的冠军奖杯。对于22岁的人来说,这种感觉早就失去了。
他最后一次赢得挑战是在2017年的上海——五年,蛰伏,隐忍,脱胎换骨。
伤病、手术、疫情……这位曾经获得美网单打和双打冠军的小将,要经历许多意想不到的逆境考验,但这些都没有阻止他重新出发。
从世界前1800名上升到前332名,他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而且他从未放弃自己更大的梦想:“作为一名中国男子网球运动员,我肯定要突破前100名的门槛,我自己也希望冲击前20名或者更好。”他告诉报纸记者。
武艺获得ATP奥兰多挑战赛冠军。
抱歉庆祝
许多中国网球观众还记得,当吴在2017年美国网球公开赛青年组获得男子单打和双打冠军时,人们的讨论和期望是多么热烈。
那一年美网之后,17岁的吴奕敏立刻获得了上海挑战赛冠军,这被很多人视为这位巨星腾飞的开始...然而没想到,这位小将时隔快5年,再次捧起ATP挑战赛奖杯。
这个冠军含金量肯定不低。在夺冠的道路上,吴连续击败了四位排名前200位的选手,再次证明了他在国际比赛中的充分竞争力。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座五年总冠军奖杯并没有给吴奕敏带来他想象中那么多的兴奋和激动。
“其实,好像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刺激。在国内,我一直幻想着去国外打比赛拿冠军,但是真的发生的时候,我好像也不是特别开心。”吴奕敏在接受该报记者专访时说。
原因之一是对手在决胜盘选择退赛,比赛未能进行到最后。"我想庆祝一下,但看到对手弃权,我也不至于太尴尬。"
其次,对于目前的吴来说,冠军奖杯的挑战并不是终点:“毕竟这只是我海外参赛途中的一站。后面还有更多比赛,排名也没有达到我想要的目标。”
人们容易忽略的一点是,尽管吴奕敏成名很早,但由于伤病和流行病,他从未真正打过一个完整的海外网球赛季。今年年初出国参赛,是他第一次尝试完成整个成人网球赛季。
“目标肯定是有的,但我们不会把比分看得太重。我们还是要把健康放在第一位。首先,我们必须保证我们这个赛季一直在健康地踢球。”这是他眼下眼中最重要的任务。
吴奕敏告诉该报,他的下一个计划仍然是在挑战中取得好成绩,他的短期目标是将世界排名提高到250名以内,“看看我是否能获得美国公开赛的资格”。
“我还没参加过成人大满贯,很想参加,也想看看自己的水平能达到多少排名。”
回来了,吴奕敏已经淡出了他的青春。
伤害、逆境、成长
在此之前,吴职业生涯的最高排名是2019年3月的第298位,但之后的伤病让他的网球之路按下了暂停键。
当年8月,他右肘做了微创手术,但其实在那之前的一段时间,他已经积了很多伤。除了严重影响他演奏的肘部受伤外,他的肩膀、手腕和其他部位也有不同程度的受伤。
在吴奕敏的记忆中,他因伤不能比赛的那段时间是最痛苦的一天。
“当我从手术中恢复时,有一些重复。我可能说了三个月(恢复),但是过了一会儿准备打球,手腕又不行了。后来遇到疫情,回国了。这段时间挺难熬的。”
如何缓解心理压力?吴奕敏的选择是睁大他的眼睛。
上课,学开车...以前我全身心地投入网球运动时没有时间去做的事情,吴有时间去尝试。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做一些生活中没有的事情,充实自己,转移一部分注意力,而不是说只是网球。”
“因为小时候训练环境的影响,除了网球,没有其他生活。随着伤病和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我的心态现在会更加放松,我会看到许多不同的事情。”
经过这样的经历,吴奕敏的心态也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
曾经,吴奕敏是那个刚刚踏入成人舞台的朝气蓬勃的少年,但同时,他给了自己过高的期望和太大的压力。结果他在赛场上身体和心理都太“紧绷”了。
现在,通过伤病和逆境的磨炼,他学到了宝贵的经验,并开始追求更“可持续”的前进道路。比赛的思路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变化:
“可能以前更有侵略性,打出的球更漂亮,但现在更稳定,不容易犯一些低级错误。比起打漂亮华丽的网球,我觉得打得起的网球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