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两场撞门框,先后1-1逼平天津津门虎和沧州狮之后,升班马梅州客家终于在与深圳足的“广东德比”中取得了队史首胜。梅州客家主帅米兰-里斯蒂奇表示,质变的节点终于到了。
随后他们以少一人的优势2-2击败北京国安和成都荣成0-0,成为中超梅州赛区唯一一支首轮过后保持不败的球队。球队赏心悦目的踢球方式也让很多球迷觉得他们踢的是南方学校足球的风格。
梅州客家足球俱乐部总经理曹阳。众信。com记者闫立群摄
9年,梅州客家经历了中乙到中超中国足球“金元”的潮起潮落,却稳步发展成今天的样子。
这支植根于梅州五华县的职业球队,是如何发展成为中超的一股“清流”的?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与梅州客家足球俱乐部总经理曹阳展开了对话。
“玩团队足球”
记者:主教练米兰·里斯蒂奇曾经说过要踢团队足球。这是你对团队的要求吗?为什么?
曹杨:是的,我明确向球队提出要踢团队足球。今年进入中超后,外援数量有所增加,可以注册5个。
总的来说,我们的预算不算太高。内援加强后,希望引进的外援能踢团队足球,同时也能让中国球员融入其中。以前有句话叫“中超靠外援”。我不希望我的团队变成这样。
记者:有球迷说梅州客家踢得有南校足球的感觉,成为本赛季中超的一大亮点。如何看待这个评价?
曹阳:南方学校足球可能是过去的老话了。我还是希望球队坚持“以我为中心”的比赛方针,同时能够传控。
梅州客家队2013赛季(初始赛季)全家福。众信。com记者闫立群摄
“县级专业团队会越来越多”[S2/]
记者:作为一个县城的中超球队,并且拥有如此完备的场地和梯队,你觉得支撑这些的是什么?
曹杨:俱乐部从2012年开始筹备,当年年底正式成立。它目前的规模依赖于这里的足球群众基础,以及政府的长期支持,包括我们俱乐部投资者魏金平的稳定投资,这使我们能够健康地运营。
俱乐部投资人对足球很有情怀,他也想为家乡五华县做点贡献。如你所见,这个足球俱乐部对梅州市和五华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个相对欠发达的地区,我们的足球俱乐部确实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记者:足球先进国家的很多小镇都有职业球队,甚至顶级联赛球队。你认为中国足坛的“五华县”会越来越多吗?
曹杨:我觉得会越来越多。现在我们的乙级联赛(三级)其实有很多来自县级市的球队。当然这些县级球队以后能不能打中超,在我看来也不算太多。毕竟顶级联赛只有18支球队,竞争激烈。另外,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希望从事中国职业足球的成本不要增加。
梅州市五华县灰汤体育场。这个体育场是以球王李惠堂的名字命名的。图片:IC照片
“理性稳定的发展很重要”
记者:在过去的九年里,俱乐部也经历了中国足球的黄金时代。梅州客家人是如何“耐得住寂寞”,继续理性工作的?
曹杨:其实这10年来,中国足球的黄金和美元阶段也提升了足球在球迷中的影响力。当时投资人给了我一些预算,但是以我们的实力,不可能有巨大的投入,只能理性经营,保持稳定。
记者:现在俱乐部已经逐渐成型,在今天的节点上回头看这条路,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曹杨:作为一名足球运动员,我从事着自己喜欢的职业,非常享受,现在很有成就感。尤其是2013年和2014年,我们连续跌到决赛阶段,没能晋级甲级,当时我们觉得真的很愧疚,但是投资人继续支持俱乐部,也给了我很大的信任,球队才能够稳定持续的发展成今天的样子。
梅州客家足球俱乐部办公楼中的足球元素。众信。com记者闫立群摄
“未来基于本土文化”
记者:梅州客家梯队是一个什么样的体系,有多少个梯队?
曹阳:我们梯队的孩子大部分都是梅州人。俱乐部升上中超后,吸引了一些梅州以外甚至省外的球员。从预备队到2013年最小年龄组,共有9个梯队。这些球员基本都是从梅州的各类学校、体校、民办青训机构中选拔出来的。
记者:这两年踢过足球的孩子能力有没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