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校园体育更加活跃,让体育成为青少年成长的“标配”?深化体教融合已成为各方共识,并在不断向纵深推进。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体教融合之路必将越走越宽。
随着暑假的临近,许多家长将健身运动纳入了孩子的假期计划。游泳、羽毛球、网球、篮球……各种选择反映了青少年体育需求的日益增长。一方面希望孩子能有健康的身体和快乐的童年;另一方面,增加体育中考分数比重,也促进家长转变思维。
如何让校园体育更加活跃,让体育成为青少年成长的“标配”?深化体教融合已成为各方共识,并在不断向纵深推进。
不难发现,体检正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体育中考的基础上,部分省份提高了体育分数线。云南省将体育中考总成绩提高到百分之二十。去年北京市教育局发布的体育中考方案更加细化,在中考选项中加入了乒乓球、羽毛球、体操、游泳等项目,受到了家长的好评。所有这些措施都在发出积极的信号,从“健康第一”的理念出发,为儿童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爱是孩子的天性。运动种类繁多,孩子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但由于师资和场地的限制,很多学校很难完全满足学生个性化的体育需求。今年5月,湖北省体育局、教育厅联合印发《湖北省体教融合示范区试点建设实施方案》,要求12个试点县(市、区)联合湖北省体育局篮球排球管理中心等12个体育单位,在体育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充实师资力量,共享专业体育场地,弥补校园体育短板。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让体育的种子在校园里生根发芽,还要积极开展各种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竞赛。在深化体教融合的过程中,教育部门可以与体育部门合作,整合场馆、教练、裁判等专业资源,组织正常的中小学生体育赛事;另一方面,体育部门也可以从校园比赛中选拔有潜力的“未来之星”,逐步走上职业竞技体育的道路,可谓一举两得。
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体教融合之路必将越走越宽。
《人民日报》(2022年06月24日1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