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来,最让朱云英欣慰的是,她在家乡上海夯实了青少年排球的基础。但她也感慨地说,与一些排球普及做得比较好的地方相比,中国优秀的排球俱乐部还是太少了。朱云英曾经带队去美国参加青少年比赛,比赛在200多个摄影棚上如火如荼的进行,覆盖了7到8岁到18岁的青少年。据她了解,美国有7000多个青少年排球俱乐部,青少年基础扎实,优秀球员选择广泛。
“在中国,我听说过的排球俱乐部只有十几二十家。等我们有了1000个排球俱乐部,那这个项目就真的发展好了。”朱云英说。
朱云英认为,从长远来看,中国女排需要更深层次的人才储备。未来顶尖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应该是双轮驱动的,一方面来自职业体育院校、体校等传统体系,另一方面来自社会培训机构和学校的体教融合。朱云英的俱乐部排球课程也是递进式的,参加普训的孩子最多,越往上越少。这就是运动金字塔的模型。
“需要更多的俱乐部和有情怀的天才运动员参与到这项影响深远、有意义的工作中来。俱乐部作为桥梁和载体,可以相互沟通,承上启下。宇宙是以兴趣和兴趣为导向的。孩子喜欢和热爱运动,就能感受到运动赋予他们的价值和意义,从而逐步突破,向更高层次前进。然后我们可以从他们当中发现精英人才,组建校队和社团队……”
当运动员的时候,朱云英走遍了世界各地,看到了人们对青少年体育的普遍重视,意识到体育是世界上特别美好的教育。现在,回到校园,她喜欢被孩子们包围和尊重。
“当孩子们在你身边的时候,你会觉得这是一种人生的价值。那种穿透力和感染力特别强,要让体育成为生活、血液、灵魂的一部分。”
朱云英小时候看了《排球女孩》后走上了排球之路。她还希望在排球人口基数扩大后,更多有天赋的孩子会梦想排球。
“体育是一种国际语言,是一种交流方式,可以为生活搭建一个特别好的平台。其实真正的英雄来自平凡的孩子,平凡的人也能成就伟大。小时候看过纯子鹿,她有一个非常坚定和执着的目标。我经常跟孩子说,只要热爱,只要敢于梦想,就能创造奇迹。”
编辑:丁文贤、牛孟桐、郑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