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打气筒去工作吧!1994年7月4日,第一次踏上香港土地,中国自行车队原主教练沈金康心潮澎湃。他负责在香港推广自行车运动。没想到,承诺的6个月变成了28年!28年来,香港自行车运动从无到有,诞生了亚洲车神、香港女车神李等四位世界冠军。他们获得了20多枚世界和世界杯金牌,20多枚亚运会奖牌。
图说:申晋康(左三)在指导队员和受访者提供图片。
今天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回顾自己在香港骑行领域的苦心经营,沈晋康哼起了自己最喜欢的粤语歌《狮子山下》:“人生难免坎坷,也难无忧无虑。同舟共济,狮子山下同舟共济,摒弃区分,寻求共同利益……”69岁时,他从未想过退休。
一个承诺
“这是我父母唯一一次送我去机场。我是晚上6点到达香港的。当时觉得香港很远。”
初到香港,申进康很震惊:没有设备,没有办公室,没有资金,甚至没有可以自由支配训练时间的专业运动员。车道上长满了草,被用作停车场。“我手里只有一个打气筒。香港单车联会没有自己的自行车,运动员需要自己花钱买车。”
图说:沈晋康受访者供图
申进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招募团队成员。香港单车联会发消息后,只来了一个人。当染了头发、长胖了的黄金宝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几乎认不出这个17岁就获得亚洲少年锦标赛冠军的年轻人。迫于生计,黄金宝正在做一名电气推销员。一听说沈晋康来香港教书,他的梦想又燃烧了。“以前在国家队,下发通知,各省市派出顶尖运动员。当他们到达香港时,他们成了。马来了,不管是什么,都要变成好马。”沈康回忆道。为了解决黄金宝对生活的担忧,沈金康有时会拿出自己的工资改善伙食。
仅三个月后,黄金宝在1994年广岛亚运会男子公路赛中获得第四名,轰动香港。回香港的飞机一落地,记者们就争相采访。沈晋康觉得不可思议。“我们不是第一名,而是第四名。我们就这么幸福吗?”看到报纸头条“阿宝说他会赢下一届亚运会”不是吹牛吗?黄金宝对他说:“申蔻驰,我想成为亚洲冠军!”申进康问,“如果四年要骑15万公里,就是绕地球三圈多,最多一节课要骑200多公里。你能做到吗?”黄金宝很坚决地说:“沈,只要你在香港,我就陪你练一天。”沈金康决定留在香港当教练,和黄金宝一起开始了一段传奇。
描述:2007年,黄金宝夺得西班牙世锦赛冠军,这也是香港获得的第一枚世锦赛奖牌。受访者供图。
我的英雄,一个好的承诺。在这四年中,黄金宝的训练量超过了15万公里。回归前,香港没有一辆自行车是政府买的。回归后,特区政府为黄金宝购买了第一辆自行车。1998年曼谷亚运会,黄金宝骑着这辆自行车赢得了200公里公路赛的冠军。
债券
1997年,第八届全运会在上海开幕。这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次参加全运会,也是检验黄金宝亚运会筹备工作的关键一战。“全运会上,香港代表团入场,掌声雷动,我们就有了特别行政区的旗帜。”申进康说,“尤其是作为一个上海人,主场作战,我要帮阿宝拿一枚金牌。”首次戴上印有紫荆花标志的头盔,黄金宝不负众望,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夺得首枚全运会金牌。当时香港刚刚回归祖国107天。此后,他为香港体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纪录,奠定了“亚洲车神”的地位。
图片说明:沈金康(右)和黄金宝在港新建的自行车馆接受采访。
回归后,在内地的支持下,香港的自行车运动建设了现代化的自行车馆,很多自行车手都报名参加了培训。沈金康见证了这25年香港自行车运动翻天覆地的变化。继之后,香港又诞生了李和郭浩亭等世界冠军,香港在各种自行车项目上百花齐放。
沈金康表示,香港自行车运动的发展一直离不开上海的帮助。两个国际大都市因为体育的纽带而紧密相连。“黄金宝的发展得益于上海。”申进康说,“上海体育局一直认可我在香港的工作,以至于后来才有了沪港体育交流合作协议。”
这不是恭维。多亏了上海的医生,黄金宝赢得了1998年亚运会的金牌。那一年,他突然咳嗽,无法正常训练。有医生诊断他是哮喘,过了半年才康复。沈康不相信。他带黄金宝来上海看病。广慈医院五科主任医生帮黄金宝检查,确诊为气管膜破裂。中科院上海生理研究所为他提供了具体的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