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感受“冰带”场馆的建筑美学,体验内场冰上的“最快冰”——7月9日,国家速滑馆“冰带”将对外开放。
7月7日,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根据场馆设计的游览路线,提前体验了北京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冰上比赛场馆的独特魅力。
从冰带南门进入,游客可以在人工湖冰带湖前拍摄场地全景照片。“冰丝带”场馆的立面由3360个曲面和平板玻璃组成,22个“丝带”是圆形玻璃管,内部装有LED灯。整个造型飞扬飘逸。
“冰丝带”场馆内外,北京冬奥会的“印记”随处可见。会场西门外是冰墩形状的相框;场馆内,一面墙上贴着“北京2022”的景观标志;在场馆的冰面上,还印有奥运五环——在这里,游客依然可以找到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记忆。
是北京历史上唯一的“双奥运城市”,“冰丝带”也见证了这一荣耀。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这里是曲棍球比赛的场地。为此,国家速滑馆公司特意利用当年场馆的部分地砖,在“冰丝带”场馆旁修建了“08步道”。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从夏季奥运会到冬季奥运会的传承。
“冰带”一期开阔冰面面积约6000平方米。现场设有冰刀租借区、准备区、休息区等服务区,并为初学者提供滑冰助理服务。现在,公众可以通过微信微信官方账号预约参观,国家速滑博物馆。门票价格40元,滑冰体验套餐价格120元。
该负责人介绍,开馆期间疫情防控是重中之重,国家速滑馆公司严格落实各项防疫要求。根据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等级旅游景区防控指南》的相关要求,结合景区特点,“冰丝带”采用实名登记系统分时段网上订票的方式。在场馆的主要出入口和重要地点设立了疫情防控标识,为游客和市民提供宣传引导,避免人群聚集。此外,在场馆入口处,有专人负责对游客进行体温检测,查看“72小时内健康宝核酸证明”,并提醒佩戴口罩。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在会场看到,提醒游客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的标牌和地贴随处可见。在人多易拥挤的地面上还粘贴了一米长的米线,并在出入口放置了手部消毒机,确保游客安全有序地享受游览。另据了解,开放期间,每天“冰丝带”关闭后,工作人员会对场地进行360度全方位无死角消毒。结冰体验设备除了“一用一消毒”外,每天营业结束后,还会使用紫外线消毒灯进行全方位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