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科学家”穿越极地
时间回溯至1989年,1990国际横穿南极考察活动即将举办。彼时秦大河正在中国南极长城站担任中国第四次南极考察队的副队长,兼越冬队长。
此次横穿南极考察活动规模空前,集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于一身,是一次极其艰巨的国际合作活动。该活动在1991年南极条约期满之前举行,目的在于强调南极洲作为环境、生物保护区的特殊意义,南极洲丰富的资源将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在此进行的科学研究工作将按南极条约及其合作、和平精神持续下去。
秦大河对这次考察向往已久。得知这一消息后,他主动请缨,原因有三:一是他是研究冰川的,参加南极冰盖科考是他的专业、爱好和长项;二是他曾两赴南极参加考察,也是当时唯一有南极冰盖内陆考察经验的中国人;三是他身体健康,外语也合格。申请很快被通过。
即便经验丰富,且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秦大河仍不敢掉以轻心。他深知,最大的危险在于低温和暴风雪。
南极科考旅程中
南极大陆平均温度-25℃,但此次横穿必经的南极冰盖顶部,有过-90℃的世界最低温度记录。“-15℃加上刮风,如果24小时在外过夜,足可以置人于死地。”因此,不仅要有防寒设备,还要掌握御风、保暖等“很细致但非常顶用”的方法。
比如由于考察期间每天出汗,手套和鞋袜到晚上都是湿的。因而回营地后,要马上用做饭的火烤干,再把袜子塞进被子里面。如果头天晚上不烤干,次日手脚就可能冻伤。“虽然一些技巧不卫生,但是非常解决威胁你生命安全的问题。”
早在1980年代,秦大河参加澳大利亚南极内陆考察时,就曾多次遭遇暴风雪,有一次刮了十天十夜,车辆都被雪掩埋了。以前,还曾有其他站的队员在暴风雪时出帐篷方便,迷失方向,冻死在距营地不远的地方。
经过两次行前集训,1989年7月27日,考察队启程,开始为期220天的徒步科考。他们每天早8点到晚6点一刻不停地前进,每日行进2-55公里不等,并首次徒步穿越了南极冰盖不可接近地区。
这是从南极点到东方站间,约1500公里基本无人到访的区域。这里气温极低,雪地松软,行走不便,不能多待。每晚,科考队都要在营地附近造一个雪塔,“万一出问题,可以作为一个标记。”
但秦大河中途感冒发烧了,考察队破例原地休息一天。他吃了一克阿司匹林,喝了两三公升水,睡了一天,第二天烧退了,又跟着科考队徒步前往下一个区域。
作为队里仅有的两名科学家之一,秦大河还要每天在抵达营地安营扎寨后,进行雪冰采样和观测工作。在关键地点,他身着像“大白”一样的洁净服,挖2米深的雪坑,每2厘米一个连续采样,要采100个样品,它们记录了过去数十甚至上百年的地球环境气候信息。为防止雪样被污染,秦大河只能独自进行采样,一干就是七八个小时。
然而,徒步科考对负重有规定。秦大河不愿放弃宝贵的样品,想了半天,他把衣服减少到最少,把样品装到枕头里面,顺利完成采样,由此他也被称为“疯狂科学家”。
“在不可接近地区这一最艰苦的地方,我全程采样,没有落一个采样点,没有丢失一个样品,全面完成了计划。”秦大河由此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南极地表一米以下连续采集到的冰雪标本的科学家,他很自豪。
相辅相成的两段经历
秦大河为人称道的另外两项履历是,担任中国气象局局长近7年,为中国气象事业做贡献,并自1995年起参加和领导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科学评估工作。
“气象事业是一个全覆盖的(事业),不但要测云观天,准确预报天气,还要预测气候变化,为社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服务,为全人类的福祉服务,这是我们的职责。”或与学者出身有关,担任气象局局长后,秦大河格外看重气象工作的科技含量,“你必须要把科学的东西做得很精致、很精细,掌握天气运行基本规律,才能给出准确的天气预报,才能真正做好为地方、为老百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