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殷嘉悦的围棋之路似乎与自然而然有着不解之缘,从不强求,却又如同一直有着指引一般。
2016年,还是幼儿园大班的殷嘉悦到清一上的第一节课,上课老师便是赵炎,这一教直至今日,两人不仅性格像,棋风也像,不急不慢、善于思考、性格和善。
图|殷嘉悦在生活中也是个乐观向上、温柔和善的女孩
小学时期的殷嘉悦多才多艺,不仅多次获得全市围棋比赛的好名次,奥数也每年都获得一等奖,甚至打得一手好鼓,当时打鼓老师十分喜欢嘉悦,打算着重培养。可幸福的烦恼还没真正面对的时候,似乎已经迎刃而解。
随着奥数竞赛的取消,奥数渐渐淡化,所在小学的奥数班甚至变成了围棋兴趣班。而在打鼓和围棋间的选择,也充满着自然而然:一般而言,聪明孩子学什么都快,但这个“快”也是一把双刃剑,往往标志着因为快而导致基本功不够扎实,万事相通,到一定程度,要想更上一层楼,就得补这些基本功。在打鼓补基本功之时,让殷嘉悦有些兴趣索然,很会思考的小姑娘对父母表达了自己的疑惑:“我学习打鼓是因为我喜欢,可现在这些练习只让我感到枯燥,为什么还要继续呢?”嘉悦父母对女儿的教育一直很开明,只是把控着大方向,很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于是除了学校的文化课学习,特长就自然而然选择了围棋。
图|父母开明的教育方式也是殷嘉悦获得佳绩的重要因素
至于殷嘉悦围棋基本功的问题,也自然而然得有点匪夷所思。2018年,清一围棋总教练、培养过三位世界冠军的刘轶一打造了一个“最强大班”,一年产生了23个“大班5段”,创造了业界史无前例的纪录。在打造这个最强大班的过程中,刘指导也发现了殷嘉悦基本功不够扎实的弱点,就把已经一年级的嘉悦特别调回到这个最强大班中。年龄比其他孩子大、水平也比其他孩子都强的嘉悦丝毫不以为忤,道理很简单,她觉得刘指导的课很好玩。可就在这好玩的过程中,殷嘉悦不经意间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
直到今天,这也成为了很多教练对殷嘉悦看好的重要原因:因为她的棋正、基本功扎实,未来的上升空间依然很大。可这一切,都是在不经意间自然而然地完成。
图|世界冠军江维杰九段在清一给殷嘉悦等师弟师妹们讲棋
在这么多看似轻描淡写自然而然的巧合背后,却是孩子自己不懈的努力、家长对孩子兴趣的支持、老师对孩子的循循诱导,三者缺一不可。
图|年幼时的殷嘉悦和同学们一起为刘轶一老师庆生
一条高效冲段之路
“冲段少年”是棋界一个重要群体的统称,顾名思义是指以职业棋手为目标的少年棋手。这些少年皆为各地佼佼者,无奈每年职业棋手名额有限,于是在这个名称背后,充满着感动、励志却也有悲情和残酷的综合色彩。
目前,绝大多数最有实力的冲段少年云集在杭州、北京等全日制专业道场,由于竞争过于激烈,不少孩子都只能以学棋为主,文化课为辅,甚至暂时放弃文化课学习,日复一日全身心钻研棋艺。此次定段赛新产生的30位青少年职业棋手中,有28位出自全日制专业道场。
图|殷嘉悦在围棋之外也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和实力,各个领域全面开花
而殷嘉悦似乎神奇地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她不仅是名冲段少年,同样也是位学霸。她是立达中学六年级学生,并且担任班级的学习委员,而立达中学又是黄浦区最好的中学之一。除了围棋,殷嘉悦的作文也相当拿手,多次在全国现场作文中拿到一等奖,小小年纪就有多篇文章发表在期刊杂志和作文选里,曾代表学校获得“联合杯”海峡两岸作文比赛一等奖,并赴中国台湾与得奖小朋友友谊交流。而殷嘉悦德高望重的作文老师,对同属国学的围棋也十分崇尚,爱屋及乌之下,一直特别喜欢嘉悦,并关注着她每一步成长,认为嘉悦完全有成为作家的潜力,未来可期。
殷嘉悦妈妈对于嘉悦如何处理文化课与围棋之间关系的讲述平凡得让人羡慕:“我们一直希望孩子能发展自己的爱好,学习成绩只要年级里前十几名就好,并不希望她要去争第一。而围棋一直是她喜欢的,下棋她觉得很好玩,根本不用盯。只是妞表面上嘻嘻哈哈,实际上内心还是很要强的,所以一点都不担心她的功课和围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