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盛夏时节,由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越剧院主办的“越唱越好”全球越剧戏迷网络大赛也在火热进行中。经过三个多月的网上比赛,7月27日,主办方公布了最终入围决赛的名单。共有15位选手从半决赛晋级到决赛。
自今年4月初正式启动以来,这一全球性的网络大赛有近千名选手报名。为了让更多戏迷参与进来,主办方特别强调“客厅即舞台”,无论身在何处,拿起手机录制一段音频或者视频进行上传,就可以参加比赛。也因此,这一次比赛选手显得尤其年轻化和全球化。上海戏曲广播总监张源介绍,这一次大赛让他和评委们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年龄分布广和地域分布广。
选手中,最小的只有5岁,最年长的接近80岁,其中年轻选手占据了绝大多数,而且选手普遍学历高、演唱水平高,爱戏热情高。而作为一个“全球性”比赛,这次大赛辐射的地理范围也让他们意外,选手几乎来自世界各地,涵盖了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海外也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选手参加,包括加拿大、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新加坡、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德国等国的华人华侨。
半决赛阶段,几位参与比赛的小朋友都十分引人瞩目。5岁的曹青羽是参加本次比赛年纪最小的选手,学习越剧才刚满半年。居家抗疫期间,小青羽在妈妈帮助下,在自家客厅里录制了参赛节目《黛玉葬花》选段,家里没有花锄和花篮,小“黛玉”就地取材——用扫帚和月饼盒子代替,萌态十足又不失水准的表演让评委啧啧称赞。
曹青羽
来自英国的高爱琳Elin今年11岁,戏龄已有6年了。她对中国戏曲的痴迷让家人、老师、同学都为之惊叹,课间休息都在压腿练唱,还把越剧名段《十八相送》、《我家有个小九妹》翻译成英文唱给小伙伴们听。Elin的姥姥经常给她讲穆桂英的故事,这次她也特地挑选了《穆桂英挂帅》选段参加比赛。
高爱琳(Elin)
来自浙江舟山的贝子越也是一个实力派小越迷。他的妈妈是一位专业越剧演员,三四岁的时候,贝子越就有了上台表演的机会。只要舞台锣鼓一响,这位家学渊源的小朋友就会兴奋地冲上舞台。除了参加比赛,贝子越最大的心愿就是将来能考上专业的越剧剧团。
贝子越
除了小选手,比赛还吸引了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选手。年过七旬的老先生纪万芳喜爱越剧60余年,还曾参加过上海越剧院的演员招考,没能如愿成为专业演员的纪万芳后来成为了一名法语翻译,但喜欢越剧的初心不改,甚至用法语录制了为外国朋友介绍越剧的宣传音频。而这一次,他的参赛节目是用八个流派演绎《楼台会》,特殊的声音像极了老唱片的效果。
在众多选手中,来自浙江嘉兴的朱徐娜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网络达人,经常在网络平台直播表演,拥有十分可观的粉丝量。从小被越剧《红楼梦》《梁祝》《何文秀》《碧玉簪》的唱腔萦绕并着迷,6岁就开始参加演唱比赛。但很多人不知道,这位从小就热爱越剧的女孩是个盲人,也是浙江省盲校走出的第一位声乐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她说,虽然因为眼睛看不见而不能进行身段表演,但是依旧能演唱戏曲。对她来说来参赛不仅可以得到专业老师的点评,还可以结识更多的朋友,帮助自己越唱越好,这些才是她参赛的最大收获。而在朱徐娜的带动下,她的两位盲人小伙伴也来参加了比赛。
朱徐娜
从初赛到半决赛,在阿基米德APP、上海戏曲广播视频号灯网上比赛平台,不仅展示了选手们的参赛节目,也同步推出全国8家专业院团全明星评委阵容为选手点评。上海越剧院毕派小生名家丁小蛙担任了复赛和半决赛的点评嘉宾,她说,这次参赛的选手不但水平高而且学历高、颜值高,相当一部分是年轻一代的越剧爱好者,包括来自国外的选手也唱得很棒。她笑称,“评选起来真有点‘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一个都难以割舍的感觉。”
据悉,决赛计划于8月在线下举行,继续由上海越剧院、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福建芳华越剧院、南京市越剧团、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宁波小百花越剧团、嵊州市越剧团、赵氏工坊的越剧名家组成的明星导师团进行评点。
附:最终进入决赛的15位选手名单
1) 62号 王柏锋(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