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沔青公园结合市民提出的增加公园配套服务设施,优化标识系统的建议,对原有公厕进行立面提升改造,并按照合理的服务半径新增3处移动式公厕和8处亭廊构筑物,满足市民多样化游憩需求,同时对标识系统进行了统一设计,包括警示标识、科普标识等,充分发挥指引、科普的作用。
徐汇华泾公园针对居民提出的增加体育设施和运动场所的需求,选取合适区段增设可作为多种趣味运动空间的创意篮球场,并打造植入智慧跑步设施与康体智慧人行体验的老华泾路步道,融合“公园+体育”概念,织补城市功能。
嘉定绥德公园在收到热心市民反馈规划范围内有黑枕黄鹂筑巢育雏,希望公园改造不要打扰这些“小精灵”后,积极与项目施工单位沟通,为筑巢鸟妈妈和宝宝们退让出了100米的范围,让它们可以安心愉快地“坐月子”,同时还将原有的硬质驳岸改造为生态驳岸,种植挺水植物,打造对鸟类栖息友好的生态涵养型公园。
闵行梅陇生态公园采纳了市民提出的希望将地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打造公园特色文化主题的建议,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特色,以“梅”为主题进行演绎,体现花卉之乡的历史底蕴,将“陇”的概念与场地地形结合,形成花陇景观空间,将公园形态和城市空间有效融合。
宝山丰翔智秀公园为了回应市民提出的以打造生态基底为基础,满足娱乐休闲需求,加入露营等当下流行的活动场地的呼声,转变最初打造科技秀场设计方向,置入森林剧场、拓展营地、桥下空间、休闲散步道、森林茶室等场所及户外活动场地,满足游客假日休闲、亲近自然、互动分享的愿望。
普陀春光公园则满足了市民希望公园能特色鲜明,有自己的“卖点”的渴望,以《桃花源记》诗意的语言为蓝本,努力打造桃源胜景、落英水岸、芳草满坡等特色景观,新增紫叶桃、碧桃、五宝桃、寿星桃、帚桃等多种桃花品种,采取沿林缘或水边种植、孤植、片植等方式,营造主题鲜明、浅草慢行的桃源意境。
上海市公共绿地建设事务中心主任周华杰表示:“作为管理部门,我们也在转变观念,市民群众特别是周边社区居民是公园绿地的主要使用者,我们建设公园不能单纯的是我们(管理部门)觉得,而要多一些老百姓觉得。”
在这些环城生态公园建设初见成效后,相关部门还将邀请居民代表们实地走进公园现场,感受人民建议在公园中的实际体现,并对市民意见在公园建设中的采纳情况进行评价,切实提高建设管理部门推动人民建议转化的积极性和市民群众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满意度。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