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新周期
2022年是备战2024年巴黎奥运会关键之年,也是备战2025年粤港澳全运会和2026年米兰冬奥会的起步之年。今年夏训从6月中旬开始,至9月底结束,共约100天。在这个夏天,上海体育健儿将用汗水挥洒青春,用拼搏诠释梦想,守初心·拼今朝·竞未来!
第6期,跟着小体一起走进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体操运动中心,走近这群可敬可爱的上海体育人,直击热血夏训。
骄阳似火难阻向前路,烈日炎炎淬炼少年心。自6月下旬开始,上海体操运动中心的三支队伍就开启了一年一度的夏训。
进入新周期,中心上下面临着诸多挑战,或是新老交替的队伍传承,或是新规则带来的新变化。但为了在新起点开好头、起好步,运动员们不畏酷暑,始终坚持刻苦训练,挑战自我的同时,也向着更高难度发起挑战,向着更好完成质量不断精进。
老将弥坚
“后浪”即将逐梦赛场
蹦床是上海体育的传统优势项目。上个周期里,上海蹦床队收获颇丰,从世界冠军高磊,到国字号运动员肖金雨,再到全运会冠军顾瑞丰,三位老将坐镇下,队伍屡次在国内大赛中争金夺银。
然而,进入新周期后,上海蹦床队也迎来了新一轮的新老交替。老队员或退役或伤病缠身,小队员又处于艰难爬坡阶段,如何“练兵”成了摆在教练俞华面前的一个课题。
“要控制好老队员的伤病,尽可能延长他们的运动寿命,小队员也要给他们成长时间,夏训就是很好的抓手,可以逐步提升他们的难度值和竞技水平。”事实上,经过去年的冬训后,俞华已经看到了这些“新芽”的蜕变,“冬训几个月下来,整个队伍年轻队员的难度值提升了5、6分,这是非常大的变化。”
当然,与老将们相比,小将们还欠些火候,需要更多大赛的历练,这对运动员积累经验非常重要。目前,上海蹦床队中的小队员就是上周期在二青会中涌现出的新秀。
俞华坦言,比赛是运动队人才选拔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上海为例,以市运会为代表的各类比赛,就为上海蹦床项目打开了人才选拔渠道。“蹦床项目在推广上仍有局限性,但有了市运会等市级比赛之后,家长可以接触到这个项目,孩子们可以参与其中,也让我们看到了蹦床项目的发展前景。”
老队员转型
把经验传递下去
老将弥坚、新人辈出,这样新老传承的故事同样也发生在上海艺术体操的大家庭里。作为上个周期的核心队员,队长马琳在今年夏天悄然转型,成为了助理教练。身份的转变,给这个年仅23岁的姑娘带来了更多的责任。
“新周期,艺术体操项目规则变动比较大,因为重视艺术表现,我们在训练上就要有所侧重。”加上人员的调整,队员之间的配合,队伍的默契程度都需要磨合。于是,这个夏天,修改新成套动作、提高技术难度、提升完成质量,被列为了上海艺术体操队的三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