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村里的老人们说,1936年至今,台盘村一年一度的篮球赛从来没有间断过。没有篮球,村民就用布料捆扎成球,没有篮板,村民用两根柱子加一块木板,再搭上一个铁圈。”台盘村村支书张寿双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台盘乡“六月六”吃新节篮球赛声名逐渐远播,从刚开始的十里八乡的群众参与,到近几年整个黔东南州各个县都会参赛。
直到现在,每年农历六月六前,为了举办篮球赛,台盘村家家户户出资,少则几十元,多则几千元。
“也曾有人想过放弃,但村里的老人不允许。”王再贵说,一句“你们年轻人还不如我们当年‘雄’了”就能彻底激发起台盘村年轻人的斗志。
“村BA”火爆背后是美好生活的共鸣
台江县有“天下苗族第一县”的美称,当地民族节庆比较多,而篮球赛作为团体运动,能凝聚村民团结意识,激发正能量,因此当地村民一直以来都将篮球比赛作为节庆中的固定项目。“每逢篮球比赛开打,十里八乡的村民都会蜂拥而至,为了参加和观看篮球比赛,甚至外出务工的人都会赶回来。”台江县县长杨德昭说。
张寿双介绍,台盘村有270多户1100多人,三分之二的村民有打篮球的习惯,篮球运动在村里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在农闲和传统节日都会举办大大小小的篮球赛事,赛事氛围浓烈,群众体育参与度很高。
除了少数民族的历史传承和篮球运动的群众基础,“村BA”火爆背后,还体现了农村地区对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活的强烈需求,其火爆出圈是偶然中蕴藏着的必然。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和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老百姓得到了极大的实惠,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有了更多的精力和经济实力参与到体育和文化活动。“我们受此启发,将进一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群众喜欢的我们就要干,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让他们成为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杨德昭说。
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常海说,乡村篮球赛包含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在比赛中,无论输赢,都有观众的鼓励,从来不喝倒彩,赛场上每个人都是勇者,线上线下联动,大家一起欢乐。
不过,从现场也可以看出,目前乡村体育还存在竞赛队伍技术差、裁判员紧缺、组织能力不足等短板。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竞技体育科科长杨家华说,可进一步加大对乡村体育爱好者、运动员、裁判员的选拔培养,逐步将赛事规范化、常态化。
常海建议,继续挖掘民族竞技项目,努力拓展民族体育竞技表演、休闲体验等活动,开展好赛龙舟、斗牛、独竹漂、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释放乡村体育赛事的持续影响力。
■采访札记
“村BA”要长长久久还须补短板
贵州台盘村“村BA”走红并非孤例。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稳步推进,这种从头到脚“村”味十足的乡村体育活动也在勃兴。在甘肃平凉,一场篮球比赛让找不到座位的观众爬上树梢观赛;在广西、福建等地,类似的以村为单位的体育赛事也非常火爆;在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乡村体育赛事还“赛”进了县体育馆。除了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乡村体育活动还以赛事举办带动乡村休闲旅游产业,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不过,虽然整体上乡村体育设施正在改善,但仍要补短板。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常海认为,目前黔东南州的乡村篮球场都是露天的风雨球场,仅能满足基本需求,下一步要量力而行增加灯光、遮雨棚等配套设施。台盘村“村BA”虽然大获成功,但赛事举办中的一些安全隐患,如过于拥挤,架梯子、站房顶、爬围墙的观众有跌落的风险,等等。要长长久久火下去,成为远近村民的嘉年华,采取措施确保赛事安全、增设更多观众席位、增设公共卫生间等,须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