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马术运动管理中心的马厩都安装了空调,是上海唯一一家全空调马厩的马场。同时,运动员每天都要测量马匹的体温、检查马匹进食情况和马厩排风状况,上午每一堂训练课结束,运动员和饲养员会立即对马匹进行冷水降温,并及时打开马厩的空调,帮助马儿及时散热,使它们得以休息与缓冲。
据了解,上海马术队还与上海大学和复旦大学合作开设了相关课题,希望以更加精准的仪器和数据,对马匹的脑电、肌电、心电、新陈代谢的规律进行监控。
“我们的运动员也会每一个月进行一次测试,希望通过量化的指标,把训练参赛系统建立起来。相当于我们在开一家百年老店,现在要把秘方找出来。”程克强说。
去年的全运会上,上海马术队取得了1金1银3铜的不俗战绩。但夏训起始的6月到7月,常常可以看到上海队的队员,都是在进行基本的平地训练。正是因为这样的要求和作风,49岁、参加了八届全运会的张滨,43岁、参加了六届全运会的许新同样在狠抓坐姿等基本动作。
“运动界常说,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对我们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人和马的配合不一定是在顶峰,甚至还会换马,更是意味着一切从头开始。”程克强介绍,全运会结束后,上海马术运动管理中心从去年冬训开始就狠抓基本功,基本理论要形成,基本概念要清晰,基本技术要规范,基本姿态要正确,“我们国家的优秀骑手华天加盟了我们上海队,当时我们也聊过,他也说,很正常,基本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况且,我们国家的马术运动起步较晚,很多运动员并不是从小开始训练,很多基本技术需要完善。”
大有可期的美好未来
去年的全运会上,上海马术队都采取“以老带新”的策略——盛装舞步团体赛是“一老带三新”,三项赛和场地障碍团体赛都是“三老带一新”。
“下一届全运会,我希望我们新老比例是50对50。再后面的全运会,我们就要慢慢用新的。”但程克强说,这也不是绝对而言,上海采取的是积分选拔制,优者上,劣者下,新老运动员机会均等。
程克强对新人的信心来自于上海马术运动不断发展的基础。他介绍,上一届市运会,上海注册青少年运动员是217个,今年注册的青少年运动员是671个。往届,市运会两天就能比完,今年的赛程已确定将延伸至8天,其中,盛装舞步6天,场地障碍赛2天。
“我们上海马术起步于1997年,也就是上海举办八运会的时候。以前,我们总认为中国马术离世界很远,关起门来训练就可以。其实不然,我们国家正在推行全运会与奥运会关联的计分办法和赛制策略,我们新周期的思想就是奥运带动全运,这一拨的青少年,20多岁就要走向世界。”程克强说。
他表示,马术运动在上海的定位是都市型运动,这些年,发展比较迅速,特别是过去找别人退役马参赛的盛装舞步,受到不少家长和青少年的欢迎,“优雅、海派、美,有文化,有气质。而且,我们签约了华天、饶嘉怡、朱美美等国际化骑手,支持运动员海外训练,以此带动更多运动员到国外训练,提升上海马术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