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月06日讯 篮球媒体人苏群更新个人微信公众号,发表题为《中国男篮该不该归化一个外援》的文章。
首先声明我自己的态度,我从来都支持归化外援。
我的理由有这三个:第一,从1号位到4号位都可以归化,尤其是核心后卫这个点,可以带动场上其他四个点,做到归化一个、带动全队提升;第二,全世界都在归化,中国打高水平篮球的人才少,你不归化,打不过人家,没有人会同情和佩服你;第三,中国篮球长期脱离高水平环境(比如奥运会),会陷入进一步衰退的恶性循环。
摆明了自己的立场和理由,就可以敞开说现实:中国体育完全接受了归化,但中国篮球没有,而且相当长时间内不会接受。
大约在2014年,我曾在新浪微博上发起过一个投票:“如果中国男篮归化一名外援,你从内心会认同还是不认同?”认同的接近53%,不认同的超过35%,无所谓的接近12%。当时,“认同”的比例已经超过了我的预期,必须承认更多的年轻人在使用微博,对抬高这一比例起了一定的作用。如今8年过去了,无论是国际、国内还是篮球圈,舆论环境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过去这8年发生了很多事,尤其是北京冬奥会和中国足球队,归化了相当数量的外援,所以说中国体育已经完全接受了归化。
资料显示,北京冬奥会上归化而来的中国选手在冰球项目上最多:
男子冰球队25人,归化球员达到15名,女队23人,归化球员为13名。也就是说,两队总共48名运动员,归化人数达到了28人。这批归化球员的另一个特点是绝大部分拥有华人血统,28人中只有6人无华人血统。
谷爱凌成为归化选手的象征性人物,尽管她在夺金后回了美国,其中性表述在网络上引起一些议论,但谷爱凌的成绩和表现,证明体育总局的归化举措在冬奥会上是成功的。
之所以冰雪项目的归化没有引起大规模抵触,有两大原因:
第一,中国是冬奥会的东道主,而冰雪项目普及比较晚,我们缺乏足够多的优秀选手。中国人向来好客又好面子,作为主人,当然胸怀要开阔些,作为主道主,当然奖牌多多益善。所以,冬奥会期间网络舆论对待归化选手相当宽容,总体是开怀接纳的姿态。
第二,冰雪项目在中国的历史与普及程度,和足球篮球完全没法相比,受众数量更是天差地别。所以,冰雪项目的归化,对受众心理的冲击程度比较低,金牌带来的荣誉感会进一步降低心理落差。
和冰雪相比,足球的普及程度、受关注程度,显然是全国第一,但为什么也没有引起太多抵触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足球成绩太差了,它像一个被家人抛弃的孩子,人人都可以骂两句,你爱咋样咋样吧。在职业赛场上,有十几个归化球员,进国家队的有6个,12强赛出场的有4个,其中艾克森、洛国富、费南多和阿兰是纯巴西球员,李可和蒋光太来自英国。
中国队冲击世界杯失利后,舆论对这些归化球员的态度可以表明,当初的爱谁谁只是一次无奈的接受,最终的结论是:你归化这么多外国人都踢不进世界杯,没治了。
足球在使用归化球员后仍未冲进世界杯,为反对中国篮球归化增加了一条理由,但中国男篮排斥归化的根本原因并不在此。篮球有其独特性,不能等同于其他项目。
首先,男篮的成绩并没有糟糕到人见人骂的程度,尽管最近几年一直在衰退中。男篮和足球一样也是自家的孩子,学习成绩都不好,只不过跟足球比起来,没有那么差。因为成绩不好,所以会讨论归化,因为没有那么不好,所以反对归化。你看中国女篮就没有人讨论归化,连提及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