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众人瞩目的电影《中国乒乓》发布预告,邓超饰演的主教练蔡新华带领球员背水一战的紧张氛围引发争议。不少人疑惑,中国乒乓不是一直在巅峰吗?
其实不是的。
《中国乒乓》预告片段,引发热议。
李富荣气到手抖
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的是1995年43届天津世乒赛前后,中国男乒绝地反击、重回巅峰的征程。在中国乒乓球运动史上,1979年35届平壤世乒赛,男乒已初露危机。当时,男单、男双和男团三个分量极重的冠军旁落,在国内掀起轩然大波。要知道,在那之前20年,中国乒乓战绩颇佳,此次三个男子项目全部失利,无疑是一次惨败。作为总教练,李富荣陷入漩涡的中心,压力极大。
回国后的一天,他拆开一封群众来信,信里只有一行小字:“这是奖给你的勋章!”信封里还有个小纸包,打开一看,是一块剪成圆形的黑色脏污鞋垫!一时间,李富荣拿着“勋章”的手直抖。
此后的两年,依旧带队中国男乒、誓言夺回斯韦思林杯(世乒赛男团冠军奖杯)的李富荣可以用卧薪尝胆来形容。你敢信?他甚至把35届世乒赛男团颁奖礼的照片夹在随身携带的小本本里,用来时刻激励自己。
两年后的诺维萨德世乒赛,中国乒乓不仅一雪前耻,更创下了席卷所有7个项目7个冠军、5个亚军、3个季军的纪录,可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所有人为此欢呼之际,中国乒坛“老法师”心里,升起隐忧。因为,已经能明显感受到欧洲选手飞速提升。
徐寅生隐忧成真
“过去,我当运动员参加比赛时,总觉得欧洲选手不太善于总结,他们在比赛中吃了我们的亏后,常常记不住。现在有电视录像,可慢可快,他们可以反复分析研究,吃一堑长一智,他们比从前聪明多了。当然,我们也有同样的条件可以仔细研究欧洲的打法。问题在于我们不能居安思危,技术上又没有什么更多的创新。”时任中国代表团团长的徐寅生在《我与乒乓球》一书中回忆当年,“欧洲选手一旦适应了我们的打法,我们的优势也就不存在了。”这一对世界乒坛格局发展的预判,一一成真。
直面中国乒乓最痛的一段前,先来回顾一下国球健儿参与世界乒坛最高赛事世乒赛的历程——斯韦思林杯作为男团冠军奖杯,始终是国家男子乒乓球运动综合实力的象征,就跟武侠世界“武林盟主”称号一样至高无上。1953年3月,我国第一次参赛,男团直接打进前十,1956年参加第23届世乒赛,名次升到第六,自那以后,就再没下过第六,鼎盛时金牌更少有旁落。总教练李富荣被送鞋垫子的那届失利,在许多人看来属偶发事件。统计显示,截至第40届世乒赛开赛前,中国乒乓健儿30年间共有142人次获得59.5个世界冠军,被誉为“乒乓长城”。
然而这一压倒性的实力,从第39届世乒赛开始,渐渐力不从心。胜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溃败其实早有蛛丝马迹。仔细观察可见,这届各项单打决赛中,无一项如同多年来一样在中国选手之间进行,每一项决赛都打得十分胶着。之后的第九届世界杯赛(在乒乓球界与世乒赛、奥运会并称“三大赛”)中,中国男选手有三人进入前四,外战形成“三打一”局面,占尽天时地利,金牌被外国选手拿下。1988年奥运会,乒乓球正式被列为比赛项目,中国男单全军覆没。
到了1989年第40届世乒赛,最受人关注的斯韦思林杯之争——男团决赛,中国队被瑞典队0:5剃光头。男子单打、双打和混双,全部只拿到第三名。要不是女队夺得团体赛考比伦杯、女单盖斯特杯、女双波普杯,中国队出发时用来装奖杯的箱子可以直接扔垃圾箱了。
彼时,国内舆论哗然。但更多球迷依旧寄希望于第41届世乒赛,相信能像第36届时一样,打个漂亮的翻身仗。奇迹没有发生。与之相反,中国乒乓迎来的是再一次重击——男团8进4淘汰赛先输给捷克斯洛伐克队,再败于朝韩联队,最终仅居第7。
如果说第40届中国男乒从珠峰之巅退下,那么第41届世乒赛便是直落山腰,颓势公之于众,再难挽回。
蔡振华的就职演说
山雨欲来风满楼,外部,是世界乒坛因中国男子乒乓霸主地位坠落、格局即将重塑而骚动不已;在国内,是排山倒海的愤怒与失望。更可怕的是,在队伍内部,恐欧症蔓延。
初担男队主教练的蔡振华在1991年6月21日召开的全国乒乓球教练员会议上发言,他讲完后,台下掌声长时间不停。那番话后来被业内认为是其就职演说,全篇终章,他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