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带的系法运动 系鞋带的进步 运动鞋鞋带太长的系法 鞋带的系法跑鞋鞋带的系法都会影响成绩,中国田径突破背后的“黑科技”
例如,国际田径著名生物力学专家拉夫曼采集了很多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数据,建立了一个数据库,当把苏炳添的各项数据输入后,就会得到接近最佳的模型,用以对比发现不足、改进挖潜。
“通过东京奥运会前的几次系统技术诊断,发现起跑和途中跑两个关键环节有些问题,因此,团队帮助他调整了起跑器上两个踏板的距离、途中跑摆动腿角度、腿的折叠幅度等问题。”
在科学训练的帮助下,苏炳添从2017年差点选择退役,到2021年将亚洲纪录定格在9秒83,成为史上首位挺进奥运会百米决赛的中国选手。
“这次突破又进一步掀起了业界拥抱科技的热潮。”王国杰表示,教练们的秒表逐渐被分段计时或电子计时设备取代,而体能训练中的监控设备、技术诊断分析设备、训练后便携的恢复设备等一批“黑科技”正迎来广泛应用。
兰迪·亨廷顿改造了苏炳添和王春雨。
关键在于“2%”
“我只是2%的教练,另外98%的教练是科学。”兰迪对科技的态度再鲜明不过。
对此,王国杰也有同样感受,“现在科学研究的结果可能会直接影响教练的训练思想。”
他以力量训练为例表示,“最佳的训练安排将受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的研究结果影响,比如,小鼠、人体训练对照实验,使我们探索不同负荷刺激下的最佳效果。”
可再新鲜的食材要成为一桌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的佳肴,关键在于厨师的烹调技术。运动训练中收集到的数据也需要经过教练的“解读”,从而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并将方案科学有序地融入一定周期的训练之中,“这就是那2%,执教的艺术,也是制胜的关键。”王国杰说。
在科学数据的“放大镜”下,很多运动员需要突破习惯性动作,重新寻找发力点,“这时我们不会直接拿数据去跟运动员沟通,这可能会让他们变得焦虑,我们通常会调整训练细节,让运动员慢慢适应新的动作要求。”
王国杰表示,“苏神”也曾面临要重新精确前10步步长和落脚点的问题,当时,教练组就在辅助训练时,用胶带在场边做好标记,运动员只需要集中注意力在点位上,动作自然就形成了。
有时,一个有效的指令能事半功倍,例如,讲解用脚“扒地”的动作时,兰迪提出“把你的脚想象成一个锤子,地上的点位是钉子,你要做的就是完成敲钉子这件事。”
同样,受起跳腿腘绳肌拉伤影响,在东京奥运会铩羽而归的王嘉男也面临技术动作的调整。
在常用的近十种科技设备辅助下,教练组发现,他在起跳前摆动腿着地积极性不足、身体重心自然下降幅度不够。
为解决这个问题,除增强专项力量训练外,还要借助训练设备创造理想的用力环境,让其体会关键环节用力。
看似复杂的命题,到了王嘉男的训练场上,变成了两块放置在起跳板前的橡胶垫板,辅助观察他用力是否到位。
可到了苏炳添脚下,“体会关键环节用力”的方式就变成右脚起跑器上放置的空矿泉水瓶,王国杰解释道:“如果用力到位,他就会蹬到瓶子上,瓶子就会响。看似简单,但能有效改变用力不充分的情况。”
同样暗藏门道的还有苏炳添走路时嘴里常叼着的气球,这是帮助他熟悉腹式呼吸法的利器,通过刺激膈肌充分参与到呼吸的动作中,从而提升换气的质量。
王春雨东京奥运会获得女子800米第五名。
有时,哪怕是一根鞋带也藏着教练的匠心。
去年在东京奥运会获得女子800米第五名创造中国选手在该项目奥运最佳成绩后,王春雨在微博发文感谢兰迪:“认识兰迪10个月,从第一次见面蹲下来给我系鞋带,到(我现在取得)奥运会第五,一个伟大的教练,是他让我重新有了梦想”“他很执着,很自信,他会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年届七旬的兰迪蹲下为王春雨系鞋带的举动令人触动,但启动教练视角,王国杰捕捉到的是兰迪对细节的“计较”,“鞋带的系法关系到鞋面和运动员脚背的贴合程度,同样会影响运动员的竞技表现。”
和兰迪相处8年间,王国杰等一批年轻教练懂得了“98%科学”的重要性,更体会到“2%执教艺术”的必要性。
“不同设备收集的数据比较零散,需要一个数据管理、分析的系统,帮助我们对数据进行更深层的挖掘,这对科研人员或训练辅助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