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矿务局的几位领导了解到刘大庆的事情后顿感可惜。
他们当即拍板,把时年17岁的刘大庆调出矿井,在篮球队司职前锋。
对于这份调任,刘大庆十分兴奋。
在之后的日子里,他日夜训练,最终不辱使命,带领着矿务局男篮队在1987年,拿下了全国煤矿系统主办的“乌金杯”冠军,引得单位领导赞不绝口。
然而“树大招风”,很快,刘大庆便被另一支球队看上了,那就是“前卫队”。
前卫队是全国武警部队男子篮球队的别名,在当时属于全国乙级球队,比矿务局的“半业余”球队要高出几个等级。
在前卫队的安排下,刘大庆最终被调往北京,成为了前卫青年队的一员。
前卫青年队虽然是二队,但是作为专业球队,在这里,刘大庆第一次接触到了系统性的训练。
凭借卓越的身体条件,他的成绩突飞猛进。
这一时期的刘大庆体重达95公斤,虽然动作并不灵活,但是他胜在力量大,爆发性强。
再加上刘大庆的投篮命中率极高,在球场上宛如一座铁塔,难以撼动。
除了个人素质硬,刘大庆还极其擅长配合队友,战术执行能力好。
很快,刘大庆仅仅加盟两年,便成为了队内核心。
有了刘大庆的加盟,二队实力大增。
在1989年,刘大庆带领着队伍势如破竹,迅速从全国十四名攀升至第四名,成绩斐然。
征战世锦赛,斩获八强
赛场上,刘大庆的优秀表现自然也引起了教练的注意。
当时前卫队的主教练是赵忠鸣,他对刘大庆十分欣赏,曾经有过把他提到一队的打算,唯一为难的问题便是刘大庆的身高。
刘大庆身高1.92米,在普通人算是高个,但是在甲级球队中只算得上是中等偏下,并不起眼。
当时国内甲级球队平均身高约为196厘米,突破两米的“巨人”更是比比皆是。
以穆铁柱为例,身高更是达到了惊人的两米二。
篮球比赛当中,身高决定着球员的对抗能力。
刘大庆天赋没问题,但在巨大的身高差距面前,即便是教练赵忠鸣也不由得掂量:刘大庆真的适合走专业球员这条路吗?
不过,虽然心中颇有疑虑,赵忠鸣还是做出了足以改变刘大庆一生的决定,那就是给他一次机会。
赵忠鸣力排众议,反复对上对下地做工作,要求拉刘大庆进队。
在教练的帮助下,刘大庆终于成功入队。
对于教练赵忠鸣,刘大庆的内心充满了感激,正是因为他,自己才能够有机会站在更高的舞台上。
或许是知道机会来之不易,刘大庆开始了更为严格的训练。
1990年的前卫队在国内的成绩并不算好,仅仅是乙级队第6名。
但刘大庆加入以后,前卫队赢来了新的腾飞。
球场上的刘大庆堪称是团队的发动机,他攻守意识强,对于时机的把握尤为到位,常常能在对手意想不到的时候发起进攻,带领队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