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角逐的时候,所有人都看到了不一样的一面。通过一个冬季的训练,这位“黑马”小将已经不再青涩,相反,竟显出了老到的经验。
在起跑初期,仁青并未着急,他一直跟随在第一集团的后面,到半程的时候,仁青突然变速,直接跑到前面领跑。在面对老将董国建、杨绍辉的时候,他并没有退缩,他主动变速,带头领跑。
到最后七公里的时候,整个赛场仿佛成了四人的角斗场。分别是老将董建华、杨绍辉,年轻小将仁青东知布、何杰。
两个年轻小将无疑是主导者,不停地变速超越,再变速。董国建很快就被甩开掉出第一集团。而后三人继续角逐,小将何杰因肠胃问题,渐显颓势,慢慢也掉队了。
最后老将杨绍辉凭借老练的经验收获第一名的成绩,仁青也尽显实力,将第二名纳入囊中。
这一战,无疑奠定了仁青头部队员的地位,所有人都不敢再小瞧这位初出茅庐的小将。
可以说,仁青的跑步只要前期不发生太大意外,紧跟第一团队,在后半程就可以展现出自己的优势,不断变速冲刺,获得好成绩。
所有的成功都不是随随便便得到的
看到仁青在短时间内取得这样的成绩,我们下意识地就将这归为天赋的功劳。
可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我不否认天赋在里面也占了很大的因素,但真正的原因,还是源于仁青持续不断地训练。
能有这样的成绩,离不开仁青吃苦耐劳的精神。
作为一个贫苦出身的牧民家庭,仁青深知自己的机会来之不易,既然被选到了省队跑步,那就要全力以赴,将所有的时间都用来提升成绩。
苏伟教练评价仁青:“仁青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拼搏,在规定的时间内,他能完成我布置的所有训练任务”
仁青的认真态度,打动了省队的所有人,每个人都对仁青关爱有加,特别是仁青还是一个很乖很腼腆的男生,平时都不怎么说话。这让教练更加关心仁青的生活状态,生怕仁青生病了还憋在心里不敢说。
但仁青对得起这份关心,他不仅认真完成所有任务,还跑出了成绩,让教练的脸上也是极有光彩。
仁青东知布的出现,是突破也是传承
每个运动员都有退役的时候,长跑界的情况还好,运动员的生涯也相对比较长。而且也会随着经验的积累而不断进步,所以,在马拉松赛场上一般都是30多岁的老将更为老练。
但是在这样的赛场上,其实更希望有年轻人能够源源不断地涌入,年轻人才是后起之秀,老将始终是会褪去的,巅峰时刻一旦过去,退潮就会很凶猛。
所以像仁青、何杰这样的后起之秀,就是未来的重心,也是跑马者的传承。
有这样的年轻跑者,老将也更能将自己的体能爆发,他们更敢拼。因为他们知道,就算自己真的跑不动了,还有这些年轻小伙能撑起半边天,自己这样的年龄如果再不拼,就真的没有机会了。
小将就像一只鲶鱼,让盘里所有的沙丁鱼都警戒了起来,老将们不再优哉游哉,而是充满紧迫感。他们不能让小将给比下去,小将更是势头凶猛,反正自己还有一股用不完的力气,抓紧时间,奋力拼搏。
马拉松因为有仁青这样的小将,而显得活力四射,越来越让人期待。中国也因为有这样的年轻运动员,而更显活力。希望仁青能在马拉松的路上越跑越远,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我是白月,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收藏、分享,您的支持,就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