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杭州九堡街道,就有一位身高达到1米85的阿姨,突然加入了小区志愿者队伍。她叫应爱娟,曾是一位出色的女篮投手,近年来因为重病做了多次化疗,但当生活的街道有需要时,应爱娟义无反顾地报了名,带着自家的小推车来来回回搬运物资,这难道不是值得歌颂的无畏金兰吗?
比如不久前,曾经的篮球运动员,在退休后摇身一变成为了脱口秀演员 “黄大妈”,58岁的她不仅快乐地面对着社会对中老年女性的调侃,还把笑声传递给万千观众。这同样也是充满勇气的选择,又何尝不是无畏金兰该有的样子?
甚至还有每个在日复一日的平凡人生里不曾放弃的姑娘,地铁上的通勤奔波,格子间的腰酸背痛,水槽里的锅碗瓢盆,孩子一天天长大背后的操持辛劳。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里,一定都认识无数这样的女性,她们接受了人生的所有挑战,也就拥抱了无畏金兰的真正意义。

中国女篮,作为“无畏金兰”精神的最佳代表,同样也深爱着她们的这份事业,绝不会因为退役就放下这种动人的品质。
把画面再转回悉尼。
10天前, 9月12日,郑薇指导带领女篮飞抵悉尼,走出机场的那一刻,就遇到了一位28年前的战友——现篮球国家队建设委员会执行主任、1994年中国女篮的二号得分手王芳,她已经提前抵达,这天专程来为女篮接机。
同一天,1994年女篮的三号得分手李昕,也飞在蓝天之中,她带领着中国U18女篮先抑后扬,小组赛连败后实现超级逆袭,国青女篮不仅成功进军世青赛,还在半决赛成功复仇了强敌日本队。
至于1994年的头号得分手郑海霞,伤病令让她的膝盖已经无法承担太多日常工作了,但每一次出现在大众面前时,她永远都会像当初在赛场上一样,随时挂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蒲苇韧如丝,金兰无转移。
敬中国女篮,更敬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位无畏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