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一路走来吃过的苦,那是常人所不能承受的。
当别的小女孩还在爸妈怀里撒娇的年纪,刘璇的日常就只有无休止的训练。
高低杠的项目训练过程中手部需要不停摩擦,手上的皮会一层层被磨掉,然后看着它血肉模糊、化脓、结痂、磨破、再结痂。
反复多次手上会结厚厚的茧,于是7岁的刘璇就学会了给自己修茧,她总是十盒十盒的买刀片,亲手把手上的老茧割掉。
这个过程有多痛苦,后来的刘璇就有多坚毅。
训练期间她甚至8年未曾回过家,期间吃过的哭和流过的泪让她不甘心自己的体操生涯就这样被画上句点。
她可以忍受反复受伤、可以没有正常的童年、可以没有父母的陪伴、可以日复一日坚持那么多年,可就这样被判了死刑,她无法接受。
机会从来都留给有准备的人,一年后全运会开始,当时湖南队正好缺女子体操选手,刘璇被重招入伍。
带着决心和一腔孤勇的回归,刘璇除了拼命还是拼命。
这次比赛她憋足了劲儿,终于天不负人,1997年她再次出战釜山东亚运动会,获得了平衡木和全能的冠军。
世人只看到骄人的成绩,刘璇经历过低谷所以深刻地明白这一刻有多么不易。
同年,她成为中国体操队队长,在帮助队员的同时也更加严于律己。
如果曾经是刻苦,那如今只有拼命。
2000年,刘璇入选中国奥运会女子体操名单,21岁“高龄”的她受到无数质疑。
为什么要让刘璇上?
为什么不把机会留给更年轻的队员?
如果她再次失误给国家拖后腿怎么办?
而刘璇选择直面压力,没有一丝退缩,曾经的经历让她更强大,她最终向所有人证明了自己。
成为悉尼奥运会的冠军,她再一次受到全世界的瞩目。
凭一己之力延长了中国体操运动员的“训练寿命”,成为中国第一位参加两届奥运会的女子体操选手,恐怕没有人否认,这一次,她创造了奇迹。
“平衡木公主”、“中国最美运动员”;赞誉随着而来,她给了自己和众人一个完美的交代。
2001年,21岁的刘璇宣布退役。
之后的一段时间,她陷入了无端的迷茫,运动员的生涯是纯粹的、封闭的、个人的,她一下子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也对突如其来需要处理的人力关系感到无所适从。
但有一点她很清楚,就是自己亟需补充文化知识,不断学习新兴事物,去面对和读懂未知。
她曾不止一次在采访中提到,人需要终身学习,否则会被社会淘汰;她说自己以前的座右铭是“想要战胜别人,首先战胜自己”,现在加了四个字,就是“终身学习”。
而她也确实做到了,将这四个字贯彻自己今后的人生;大胆尝试所有未曾涉足的领域,用心和有想法的人总是能抓住每一次机会,并且达成目标。
三、
就在刚退役的那一年,刘璇受邀参加电影《我的兄弟姐妹》的首映礼,这场活动也成为了她日后转型为演员的机缘。
首映礼上,刘璇遇到了电影人文隽和导演俞钟,她姣好的相貌让俞钟眼前一亮,开玩笑地说下部戏要请她做女主角。
刘璇只当是说笑,便也随口答应。
哪知三个月后,俞导还真带着剧本来找她,刘璇顺理成章地成为《我的美丽乡愁》这部电影的女主角。
处女座便得了最受欢迎的女演员铜奖,踏足新的领域,她不仅敢于直面挑战,还拿出了自己百分百的诚意与用心。
之后的种种,无论是唱歌还是演戏,无论是主持还是创业,那份不服输的运动精神始终鞭策着她,可以说无论是三观的建立还是性格的养成,几乎都是在体操队里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