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铁柱去世14年妻儿现状:儿女不打球都是上班族,妻子住进了楼房
余邦基的身高并不高,仅有1.7米,站在穆铁柱的身边矮的厉害,但在穆铁柱的心里,余邦基就是自己的恩人,是自己的再生父母。
来到湖北黄石后,穆铁柱终于不用跟着田径教练学“篮球”了,而是在这里接受了余邦基专业的指导和全方位的培养。
而余邦基也对这个大高个非常有兴趣,在看到穆铁柱的第一眼,他就觉得这是个好苗子,毕竟篮球架也就只有3.05米高,穆铁柱这个身高伸手踮脚,跳都不用就能把球送进去。
两个都对对方非常满意,余邦基愿意教,穆铁柱愿意学。就这样,穆铁柱在余邦基的指导下迅速地成长起来,从一个不懂篮球的普通大高个,变成了球场上让人闻风丧胆的存在。
在集中高强度训练了一年半后,穆铁柱以中锋的位置,披上了“八一篮球队”的15号战袍。
他的体格和身高本来就机具压迫性,那时候国内的篮球运动员和他一样身高体型的非常之少,因此他站在那里就和铁塔一样坚不可摧。
而除了先天的身体优势,穆铁柱自己心里清楚自己的短板就是训练时间不够长,因此他在篮球场上也非常注重配合,并和队友虚心请教战术,快速补足自己。
逐渐的,穆铁柱从队伍中边缘的人物,成长为了整个队伍的核心。队伍的战术也都开始围绕着他进行定制,他让所有人都看到了他的实力。
每次比赛中穆铁柱都能拿下至少20分,最可怕的一次,他一个人在比赛中就狂砍80分,彻底奠定了他在国内篮球界的统治地位。
1977年,28岁的穆铁柱经过6年的比赛,能力等各方面已经完全成熟,男篮国家队也对他抛出了橄榄枝,邀请他加入并带领队伍出战曼谷亚运会。
穆铁柱也没有让所有人失望,在第二难的曼谷亚运会上,他以及其可怕的内场控制力一举拿下了比赛冠军,当时防守他敌方队员,甚至连球的影子都看不到,只能看到一堵肉墙挡在自己面前。
在这次比赛后,穆铁柱的名声在国际上打响,并且此时的他正值巅峰,一个人带着队伍打的全亚洲抬不起头,一连拿下三届亚锦赛冠军。
“亚洲第一中锋”这个称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国内就算不打篮球的人,也都知道穆铁柱这个人的存在。
而真正让他的实力被全世界认可的比赛,还是1979年八一篮球队对战美国大学生明星联赛。
虽然看起来对方只是大学生,但其实这些打球的孩子们都是正儿八经经过多年的专业训练调教出来的NBA预备役。
尤其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正值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阶段,这些年轻人的训练方案和条件,可以称得上一句冠绝世界,而我国的训练条件却还十分简陋。
再者这些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并非当年中国的运动员可以比拟的,在多年的营养品供给下,这支队伍的平均身高达到了可怕的2.0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