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期集训,为何这么多次?
因为我不想把每次集训的时间搞得太长,比如说一封闭起来就是三两个月那样,那样固然可以练习的内容更多,但是对于球员来说可能会太压抑了,他们都是青春年少,长期集训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发育和成长,倒有可能影响他们的新鲜感和积极性,所以我宁可次数多一点,每次周期短一些,中间怎么样都要给他们一些自我调整的时间。
另外,还有一些队员有青超、省运会和全运会等比赛任务要完成,我们也必须给予放行支持。我所有的集训,最长的也没有突破单次一个月,因为我是职业球员过来的,我很理解职业球员在长期封闭集训中是什么心态和状态。除此之外,他们这个年龄段,好多人也得参加中考。
当时出于什么考虑一定要组建A、B两队呢?是足协要求的吗?
不是,这个是我跟教练组商量以后共同的决定。出于两点考虑:第一,这个年龄段的球员,其实个人能力都还没有完全定型,容易起伏,波动很大,这跟球员的身体状态、心理发育有关系,有的球员过了一个年身高就会有很大的变化,所以在一个需要历经一年多比赛的周期内,我们很难做到在最初就把名单和人员圈定在一个特别小的范围内。
第二,因为疫情的影响,我们不能够经常约到好的热身对手,飞赴国外打一些热身赛也不太现实,所以我们更多的是要进行队内分组对抗,那必然要有足够人数、足够实力的人员来执行,同时,也便于我有更充分的时间去考察有可能进入最终大名单的球员,我不想遗漏任何一个球员。
在你挑选的这些球员当中,有哪些是你认为最出色的,最有希望在国内一线队立足的呢?
很抱歉,我从来不单独点评任何队员,他们在我眼里都是团队的一分子,我不会刻意去说某个队员好,因为场上瞬息万变,他们也的确没有体现出一骑绝尘的那种实力差异。而这个年龄段的球员,很难说他们将来怎么样,还有很多不确定性。


《足球》:带A、B两支队伍,工作量一定很大,你的教练组是怎样构成的呢?
杨晨:我的助理教练以马荃、胡兆军、杨君、吴明坤为主,还有战术分析师和心理咨询师。确实,两支队伍带起来工作量是有点儿大,不过最终效果还是好的。马荃负责后防线,胡兆军负责中场和前锋线,杨君负责守门员训练,负责敏捷度和力量训练的是吴明坤吴指导,他本身在足协的青少部工作。我们有专门做战术分析的技术人员,每天会把录像和GPS数据都给我,便于我随时更科学和准确地跟教练组一起调整训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