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时节给孩子喝一粥一汤,滋阴护肺又养心
“水、土、湿气凝成露,秋为金、金、白,白之色为露,气始寒”。"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
“用兵指癸为白露,为越重,凌为露,故名白露”。白露是反映天气变化的重要节气。白露过后,天气会逐渐降温,北方地区气温开始下降,秋天会比较脆,呈现典型的秋季气候。
在南方,尤其是广东,代表着夏季燥热之邪的“秋老虎”也在慢慢退出,降温速度逐渐加快,昼夜温差逐渐加大,甚至出现了秋雨感冒。
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应该注意什么?用什么样的食疗方法可以弥补孩子,让孩子在这段时间里少生病?
千禧年前后如何调整衣食住行?
白露过后,白天热,晚上凉,气温多变,秋燥越来越明显。针对这些气候变化,应该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做哪些调整?
服装:宜“秋冻”。
“春遮秋冻,不生杂病”是一句名言。但需要注意的是,“秋冻”虽好,但并不适合所有人,尤其是性格较弱的孩子。
“白露不露,寒脚不露。”意思是过了千禧年,穿衣后不能露出身体。因此,即使中午很热,也最好给孩子穿上轻便的衣服,而不是赤膊上阵。
因为广东还比较热,最好选择吸汗、宽松、透气、浅色的纯棉童装。带孩子外出时,可以留一件小外套,以备急用。
食物:滋阴润燥。
秋季干燥时,雨水开始减少,空气湿度降低,所以孩子容易出现“秋燥”。所以在饮食上要注意润燥养阴。
在这段时间里,可以多给孩子吃苹果、梨、葡萄、柚子等当季水果蔬菜,或者用沙参、麦冬、百合、银耳煮一些清汤。
生活:早睡早起。
103010说:“秋三月.早睡早起,所有的鸡都很开心。”
秋天过后,太阳越来越强,阴越来越长,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早睡早起。因为早睡可以顺应杨琪的收敛,而早起可以舒展肺气,帮助疏通肺经。
“白露秋分夜,寒夜复夜。”虽然白露前后广东的天气以晴热为主,但随着雨水的落下,气温会开始下降,细雨中还夹杂着秋风的荫凉,孩子不小心很容易着凉。
所以天气转凉的时候,最好把夏天的凉席和夏天的被子收起来,铺上薄薄的床单,给孩子盖上薄薄的被子。如果不是温度突然升高,热量和不适,空调可能不会再次打开。
好:适当运动。
秋天是出去玩和锻炼的好时机。
周末可以带孩子到户外锻炼,既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又能放松心情,呵护情绪。然而,应该注意的是,运动不应该太激烈。骑自行车、慢跑、做运动和爬山都是不错的选择。
千禧年前后给孩子一份粥和汤。
白露前后,秋高气爽,天气干燥,孩子容易出现口干、咽痛、干咳、皮肤干燥、大便干燥。所以在饮食方面,要注意给孩子润燥、滋阴、养肺。
应对秋燥,家长要注意给孩子补充水分,可以多吃一些富含水分的水果,或者让孩子少量喝几次温开水,而不是等到口干咽燥。
在这里,我给家长推荐一个预防秋燥的好方法:喝粥。它不仅能滋养津液,还能滋养脾胃,养阴生本
g,鲜百合10g,大米50g。做法:山药洗净去皮切块,鲜百合洗净分瓣,大米淘洗干净;所有材料一同入锅加适量水,同煮至米粥软烂即可。可作为日常食疗,每周不超过3次。
功效:健脾和胃,清心安神,润肺止咳。
适用年龄:2岁以上对证、少量多次分食。蚕豆病可食。
百合可以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再搭配健脾益胃、益肺止咳的山药一同煮粥,整道粥就具有健脾和胃、清心润肺的功效。
除了山药百合粥,在秋季孩子消化好、无病痛时的时候,可以每周给孩子煮1~2次小儿安秋方,疏肝、健脾、护肺、养心。
许尤佳育儿堂·食疗方-小儿安秋方
材料:炒谷芽10g,炒麦芽8g,陈皮2g,乌梅5g,莲子5g,百合8g,瘦肉50g。
做法:材料下锅,加约3碗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40分钟~1小时即可。每周1~2次。
功效:消食健胃,理气润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