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前几天结束的庞宽「拜拜迪斯科」14天不间断直播,或许是更贴合张小龙理念的一种内容。即完全自发、生活化、且有个人表达,同时证明了非官方组织的内容也可以成为一个话题。
在内容上,张小龙渴望的是「自然生长」的状态;在商业化上,张小龙希望「创作者能靠自己的努力获得回报」。
这是所有社区的渴望,不仅把创作者吸引进来,还要通过提供收益机会把他们留下来。
UGC产品成功的关键在于:1. 把工具、能力、资源给到用户,让大家无需平台就能创建属于自己的内容;2. 支撑这些UGC内容的,是一个持续、有原则、长线稳定的平台,特别是在维持秩序时能强中心化地执行。
原理同样适用于如何建成一个更好的视频号。在这方面,视频号陆续上线了许多小工具、小功能。
比如去年上线类似B站花火、抖音星图的「互选广告平台」,吸引汽车、数码、服饰、食品、旅游等多个行业的5000多家品牌入驻。
正在内测「小任务」功能,鼓励广告创作者按照要求创作视频。参与者将自己的作品投稿到某个活动话题下,就有可能完成小任务,获得品牌方的奖励。
包括,喜茶前几天发起的「喜茶平价点单攻略」小任务,分享喜茶的隐藏菜单、点单喜好、专属喝法等,获奖者可根据成绩获得100元礼品卡或者赠饮券一张或5折现金券一张。喜茶的小任务主题页还直连喜茶小程序,用户可直接下单。
从去年四季度开始,视频号还加大了在直播带货上的布局。
在品牌端,双11、双12、春节、3·8节期间都有主题活动上线,4月份还推出「超级品牌日」,以多频次、小高峰的活动形式,邀请品牌加入进来。创作者端,视频号「小黄车」功能已经上线,只要粉丝超过1000,完成实名认证,持续进行优质内容创作的用户,都可通过小黄车进行视频带货。
在推广政策上视频号也进一步开放。直播间的投放推广权限,也从官方和服务商扩大到每一个直播间,就相当于上线了视频号版的「DOU+」。此外,视频号还在搭建涵盖广告服务、短视频、直播带货、小程序多个方面的服务商阵营。
总的来讲,视频号在赋能创作者上,功能越来越完善,整个视频号商业化生态里的角色也越来越丰富。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财报里提到的视频号在「视频流广告」上的商业化机会。财报认为,视频流广告「或将是视频号中最大的收入来源」。
视频流广告的形式在抖音、快手这些单列展示的产品里已经很成熟,甚至B站也于近期上线了「bilibili 沉浸视频流推广」功能,在推荐页可以刷到汽车、手机等品牌的广告。
视频流广告存在的基础是首先有丰富的、有吸引力的视频流,也就是要有多元的创作者,和在自然生长下不断壮大的内容生态。这就又回到张小龙的内容理念。
在视频号接下来的发展中,张小龙的理念和腾讯广告的诉求,不可避免会多次相遇,形成夹角之势。
微信团队也要面对新视频战场的新变化,内容已经形成了足够多的层次和颗粒度,每一个基于UGC内容而崛起的平台(社区)都在走到自制和采买大项目的方向上。商业与商业,内容与内容,商业与内容都在不断地找到彼此适配的关系。
在腾讯这样巨大的生态中,夹角更是无处不在。不可否认,夹角的两边在一些目标上激烈地互相矛盾着,但这种矛盾也可以转化为另一种互相促进。
很大程度上,在矛盾之中妥协,用最不坏的方式互促向前,是超大公司保持竞争力的一种方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声Pro”(ID:xinsheng-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