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微软Edge浏览器官方微博发布的消息,微软的IE浏览器将于6月16日正式退役,IE浏览器退役后,将由Edge接力。
很快,“微软IE浏览器6月16日正式退役”话题上了热搜,引发网友们的青春怀旧和热议。
从辉煌到没落
上个世纪90年代,互联网界急需一个通用的网络浏览器。1994年,马克·安德森和吉姆·克拉克成立了网景公司,并于同年推出了图形界面的网络浏览器“网景浏览器”软件。
1995年,仅成立一年的网景公司就挂牌上市了,在华尔街的追捧下,网景的股票当天从28美元涨到75美元,之后一直上涨。相反,华尔街对微软能否在互联网上占据一席之地却表示怀疑。同年11月,高盛公司将微软的股票从买入下调到持有,微软的股价应声而下。
12月7日,比尔·盖茨宣布向互联网进军,他让很多微软工程师,不管手里的工作做到哪个阶段,立即停掉,全力投入到微软IE浏览器的开发中。不久,微软的IE浏览器就问世了,但是功能上远不如网景。
不过当时,网景浏览器是收费的,而微软将IE浏览器免费提供给用户,并且与Windows捆绑。渐渐地,网景败下阵来,两年后,IE浏览器便占有了49%的市场份额。
虽然微软也为此付出了代价:根据1994年微软和美国司法部达成的和解协议,微软同意不在Windows上捆绑销售其他的微软软件,而仅过了一年多,微软就在Windows中捆绑了IE浏览器,网景借机以垄断的名义起诉微软,并赢了官司。
不过由于司法程序非常漫长,网景没有等到法院对微软作出裁决就支撑不下去了。此后IE继续飞速占领市场。2001年,IE浏览器推出了最“经典”的6.0版本,并在2003年走上巅峰,IE浏览器各个版本占据全球市场95%的份额。同时,IE浏览器也成为一条“黄金标准”,当时的开发者需要“围绕微软IE浏览器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来编写整个网站的代码”。
然而就在IE浏览器高歌猛进之时,微软内部对浏览器的态度却发生了变化。
打败网景公司后,微软内部的人分成了两派,分别是操作系统派和浏览器派,前者认为微软今后的发展应该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中心进入企业级市场,后者认为微软应以IE浏览器为中心进入互联网市场。
操作系统派认为,苹果的麦金托什操作系统的市场还很大,微软虽然在市场份额上超得过苹果,但是在工程和设计上依然处于追赶的阶段。而在服务器端,各种UNIX系列的操作系统,比如开源的Linux、太阳公司的Solaris等,依然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在这种局面下,微软的重心应该继续在操作系统上,毕竟一家公司的核心业务如果不稳定,那么它的长期发展一定会有问题。
而浏览器派认为,在1996年已经可以看出互联网“可能”代表今后十年,甚至几十年IT发展的方向。当计算机由单机到联网,浏览器将不再是众多应用软件中的一个,它作为进入互联网的入口,作用将变大,并且浏览器及其插件从某种程度上会淡化操作系统的影响力。
两派的争论最终以操作系统派获胜而告终,理由是如果遇到经济危机,或者互联网是一堆泡沫,以浏览器和互联网为核心的战略可能会让微软遭受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