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血本无归,币圈爆雷“炸”伤了谁?谨防“归零风险”,远离致败投资!不要幻想自己不是最后接棒者
就如17世纪的郁金香泡沫中,当热潮走向尾声,主导规则再次起了作用。已经醒悟的人和焦虑不安的人开始脱身,没有人知道其中的原因;一些人看到他们脱手,也着急出售,由此引发了恐慌;价格迎来断崖式跌落。要知道那些投机者中的一大部分还是用抵押财产的贷款购买郁金香的,也就是利用杠杆,他们面临突如其来的财产剥夺甚至破产。
2015年夏天A股巨震时,也能观察到同样的现象,大量严重缺乏内在价值的绩差股被爆炒到天际,本身就不可持续,外加场外资金去杠杆,音乐停止时,大量资金夺门而出,但买盘罕见,最终演变为断崖式的下跌。
在2015年巨震行情中,能够保持淡定的唯有价值投资者,因为他们持有的股票有内在价值支撑,即使遭遇短暂下跌,最终还会再反弹回来。而博傻投资者则卷入了去杠杆与个股下跌的交替恶性循环中。
投资者一旦参与了博傻,就不要幻想自己能在泡沫破裂之前聪明逃脱。人性的贪婪让他在音乐停止之前苦苦恋战,但音乐一旦停止,市场马上进入崩溃状态。即使聪明绝顶的牛顿,在南海泡沫期间也因为反复杀进杀出损失了2万英镑,“我可以测出天体的运动,但我测不出人类有多疯狂”。
就如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斯所说,投机局面下市场最终会出现不可避免的暴跌,这种境况注定不会温和地来临或者逐步来临。当它到来时,它带有灾难的狰狞面孔。这是因为投机的两组参与者(不知自己在投机者和知道自己在投机者)都会争先恐后地逃离市场。
“尽管总是备受争议,但最终触发反转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并不重要。那些一直在上升浪潮中的人认定此时就是脱身的机会。那些认为市场的增长会永远持续的人发觉他们的幻想突然破灭了,他们也通过抛售或试图抛售来应对新的现实。于是市场崩溃。”
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斯说,投机事件总是以一声巨响而非一声抽泣告终。人们将有机会看到这一规律的频繁重复。
责编:战术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