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线虽然被当作是市场成本,但是并不是真实的成本,所以在使用均线作为参考的时候需要知道,均线对于股价并没有支撑作用。同时使用均线时,长期均线的可参考性要比短期参考性要强。
一、均线没有支撑
为什么均线没有支撑,需要我们从均线指标的基本原理着手,搞清楚均线的计算方法。
均线的计算方式是通过把一段时间内的股票收盘价相加,然后算术平均之后得来的。
我们看一下均线的计算公式:
MA(n):(P1+P2+P3+P4+P5+……)/nP代表收盘价,n代表天数
如5天均线,就是把P1、P2、P3、P4、P5这几天的收盘价一一相加,然后除以5,得出的算术平均值就是5天均线的值。每天都往前取5天做算术平均,每个均值连接起来,就是我们看到的5天均线。
均线的计算公式只考虑了价格,只是在记录、描述一段时间内价格均值变化,并没有考虑到其他的因素。
真正对于股价有支撑作用的应该是股票的交易成本,而交易成本的最终计算结果跟股票的成交量有着很大关联。
如:如某一品种,在10元的时候成交了500股,在15元的时候成交了100股,
这个时候使用均线公式去计算的结果是:(10+15)/2=12.5元,
而真实的平均成本应该是:(10*500+15*300)/600=10.83元。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明显看出,均线的计算由于没有考虑到成交量的影响,计算出来的结果和市场真实的平均成本会有一定的差距。均线的计算并没有考虑到成交量,计算的结果不是股价运行的交易成本的真实结果,所以,均线是没有支撑作用的。
二、某些均线有支撑
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有些均线对于股价会有明显的支撑作用,如长期均线,很多时候股票价格回落到长期均线附近的时候,会表现为长期均线对于股价有着明显的支撑作用。
这是因为均线的计算特性而来的,当均线的取值样本足够多的时候,带成交量和不带成交量,两者之间的计算结果差距会很小,甚至是重合,所以在看长期均线的时候,即使是直接用收盘价作为取值的长期均线,也能够当作真实的市场成本看待。
这个时候,当股价回落到接近真实市场成本的长期均线价格附近时,均线的价格会对股价有支撑作用。
总结:
在使用均线的时候,需要清楚知道,均线是没有支撑的。均线由于只考虑了价格因素,使用均线去研究价格趋势更加合适。如果要使用均线作为参考,长期均线的可参考性比短期均线更强。
希望我的观点能给您带来一些启发。
你需要知道均线会成为支撑或者压力的真正原因
均线之父葛兰碧的原话是,上扬的均线是支撑,下弯的均线是压力。
可是为什么是这样你知道否?
如果不懂得其中的逻辑,光是事后看图说故事,那么很可能你均线买了,然后就跌破,你均线卖了,就突破。
下面我从均线成为支撑压力的逻辑来解读均线什么时候是买点,什么时候是卖点。
首先一定时间周期的均线指的就是这段时间周期里每个交易日收盘价的平均数,以5日均线为例,那么5日均线上扬,就是5天的趋势为涨,5日均线走平,就是5天趋势为不涨不跌的盘整,5日均线下弯,就是5天趋势为跌。
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事情,上扬的5日均线是5个交易日内的股价运行趋势为上涨,下弯的5日均线是5个交易日内的股价运行趋势为下跌。
那么上扬的均线是支撑和下弯的均线是压力的源头逻辑就出来了
上涨趋势和下跌趋势的区别
所谓的上涨趋势就是低点和高点不断垫高,而下跌趋势则完全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