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交 > 科普中国

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探测32光年外恒星寻找“地球2.0”

常驻编辑 科普中国 2022-06-01 近邻   恒星   行星   中国科学院   地球   望远镜   轨道   测量   发现   质量   计划

“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已开展前期研究,关键技术获重要进展Ypd拜客生活常识网

探测32光年外恒星 寻找“地球2.0”Ypd拜客生活常识网

“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的科学载荷是一台口径为1.2米、焦距为36米的高像质、低畸变、高稳定光学望远镜,可实现全视场近衍射极限成像。望远镜的探测精度将达到前所未有的微角秒级,相当于在地球上看向月球,分辨出放在月球上的一元硬币的边缘。Ypd拜客生活常识网

宇宙中是否有其他生命存在?是否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家园?千百年来,为了寻找答案,科学家将探索的目光投向宇宙深处。Ypd拜客生活常识网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中国科学家提出的“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以下简称CHES),入选了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三期卫星的候选项目。在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支持下,由中国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团队目前已开展了前期研究。最近,CHES团队基于外差式激光干涉焦平面定标技术,在微像素级星间距测量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Ypd拜客生活常识网

CHES计划发射一个1.2米口径的高精度天体测量空间望远镜,在日地拉格朗日L2点常规运行至少5年时间,拟探测距离地球约32光年处的100个类太阳型恒星,期望发现首颗太阳系外宜居带“地球2.0”。这将是国际上首次专门在近邻类太阳型恒星周围寻找宜居类地行星的空间探测任务。Ypd拜客生活常识网

“就宇宙演化而言,我们无法预知地球环境在50—100年后会发生什么。我们试图探寻宇宙中,特别是太阳系近邻恒星周围是否存在其他宜居行星,进而探索这些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或高等文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项目负责人季江徽说。Ypd拜客生活常识网

寻找与地球质量相当的近邻行星Ypd拜客生活常识网

人类自1995年发现第一颗太阳系外的类木行星以来,已经发现并确认了5000多颗系外行星。这些行星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包括热木星、亚海王星、岩石行星、超级地球等类型。Ypd拜客生活常识网

2007年发现的Gliese 581c被认为是人类发现的第一颗位于宜居带的类地行星。2016年,天文学家在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比邻星周围又发现了一颗位于宜居带的类地行星比邻星b,其质量约为1.3倍地球质量,公转周期仅为11.2天。Ypd拜客生活常识网

“太阳系内的宜居带在火星与金星之间,地球正好身处其中。”季江徽介绍,天文学家将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区域称为宜居带。在宜居带内,行星表面平均温度能够维持液态水的稳定存在,因此可能拥有与地球类似的生命存在条件;同时,这里的恒星辐射等不会太强,可以避免行星大气中的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发生电离,或者剥离行星大气。Ypd拜客生活常识网

“目前发现的太阳系外宜居带类地行星约50颗,但它们的质量大部分是地球的几倍至10倍,相当于‘超级地球’,它们中绝大多数距离地球十分遥远,达上千光年。而且在已发现的类地行星中,很多位于红矮星周围,红矮星表面温度低于3500开尔文,且其周围空间环境恶劣,会有强烈的耀斑,所以我们更应关注距离地球约32光年类似太阳这样的恒星周围,有没有位于宜居带的‘地球2.0’。”季江徽说,CHES要找的“地球2.0”或者说“孪生地球”,就是和地球质量相当,轨道处于宜居带,大气或者天体表面可能有液态水来维持生命存在的行星。Ypd拜客生活常识网

凌星法难以给行星“称重”Ypd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浩瀚的星空,地球是否是仅有的一颗有生命存在的孤独星球?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各国科学家不遗余力地开展深空探测,他们在太空和地球,部署了一个个“行星猎手”,捕捉类地行星的踪迹。Ypd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太空,美国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和“苔丝”卫星,迄今共发现了3400多颗类地行星。Ypd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地面,西班牙—德国的CARMENES项目,利用西班牙南部的3.5米口径望远镜,结合近红外观测与光学阶梯光栅光谱仪搜寻红矮星周围的类地行星;安装在加拿大—法国—夏威夷望远镜上的新型光谱偏振仪“SPIRou”和美国麦克唐纳天文台的宜居带行星探测仪则通过视向速度法在近红外波段寻找红矮星周围的宜居行星。Ypd拜客生活常识网

季江徽介绍,目前系外行星探测方法有凌星法、视向速度测量法、天体测量法、直接成像法、微引力透镜法等。其中大部分系外行星是通过视向速度测量法和凌星法发现的。Ypd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宇宙中,大约73%的恒星为红矮星,由于红矮星有效温度低、质量和体积小,宜居带距离其较近,因此它周围的行星容易被凌星法探测到。”季江徽解释道,凌星指的是当行星从恒星前方经过时,会遮挡恒星发出的光,所以通过恒星亮度的周期性变暗可以追踪系外行星的凌星事件。科学家也可以根据恒星的这种光度周期性变化,来推测系外行星的大小和轨道周期。

相关阅读:

  • 科技动态:中国科学家提出太空计划
  • 星际移民将成现实?中国启动“巡天计划”,寻找新的人类宜
  • “蒙方不会参加任何针对中方的军事政治联盟”
  • 10月15日合肥经开区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
  • 银河系有多少恒星(银河系十大恒星排名)
  • 中天在哪里(恒星上中天是什么意思)
  • 如何创造一个巨大的黑洞:让它以一个密度非常大的星团为
  • 中国寻找“地球2.0”,开启系外行星探索新纪元
  • 天王星和海王星的位置错了,这是为什么呢?
  • 黑洞内的时间和空间会发生什么变化?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