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能将MS3装在内部空间有限的“海上猎手”无人艇上,雷声公司又将声呐进行了重新设计,运用光纤及数字技术,使得其可替换元器件数量从此前的400个减少至15个,可靠性大幅提升的同时,维护保养也更加便捷。
此外,雷声公司又对声呐的收/发阵列进行大幅升级,使用光纤水听器,在降低功耗与重量的基础上,提高了声呐的灵敏度与反应速度。该艇也极具性价比,如其单艘建造成本控制在2220 2300万美元区间,每天使用成本在1.5万 2万美元左右,与动辄每天使用成本达70万美元的现役驱逐舰形成鲜明对比,因此颇受美海军所拥趸。

在无人水面艇领域,中国算是后来者,但依靠着后发优势,中国近年来也在该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按照时间节点来讲,如2018年10月下旬,在南海某相关海域内,由云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及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共同开发的“瞭望者-II”型察打一体无人艇,首次打靶测试取得成功,此举意味着该艇是继以色列“海上骑士”导弹无人艇之后,第二种成功进行导弹试射的导弹无人艇。
2019年8月21日,由中船重工第七一六、七〇二研究所联合建造的JARI-USV多用途无人作战艇成功下水,标志着该艇业已形成初始作战能力。该艇尺寸吨位虽小,可不论是态势感知、还是火力输出,乃至于是多任务遂行能力,可谓是不容小觑。最后则是6月1号,中船重工第七一六研究所公众号发布消息称,采用三体高速水翼船型设计,具备高航速、长续航力、全国产化动力系统等特点的大型无人艇已在广州顺利开工。由此可见,中国在无人水面艇领域的技术实力,业已迈入世界第一梯队。

此番亮相的国产百吨级无人艇,由浙江北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主导研发,排水量约200吨、最高航速达20余节、可在5级海况下正常工作、6级海况下安全航行。除继续沿用三体船型设计外,倾斜甲板室与全封闭式桅杆系统的加入,则可进一步减少该艇的雷达反射截面积,从而提高该艇的隐身性能,这一点,则是美军“海上猎手”无人艇所不具备的。
国产百吨级无人艇拥有大约200吨的排水量,意味着其可以携带更多的燃油、作战载荷及相关设备等,该将使得该艇在续航里程、作战效能等方面形成新的突破,从而一举反超美军“海上猎手”无人艇,形成领先地位。至于该艇遂行何种作战任务,目前还不好说,依据现有公开画面来看,该艇还处于技术测试阶段。

但可以确定的是,诸如情报侦察/战场监视、通信/导航网络节点、以及最重要的反潜战等作战任务,该艇一定能遂行。之所以会得此结论,源于我们的对手,即美海军在相关领域一直是厉兵秣马,未曾有过懈怠。
2016年5月初,当“海上猎手”无人艇首次进行自主航行安全能力测试后,有关该艇将对中国潜艇活动造成巨大威胁的消息可谓是甚嚣尘上。按照时任美国防部副防长沃克当时在测试仪式上的表态来看,该艇若顺利通过相关测试后,美海军可有望在5年内组成一支无人舰队,进而部署至西太平洋及波斯湾地区。

如今,5年之期早已过去,美海军所希冀的无人舰队不知踪影,而在这5年时间内,反倒是中国在无人舰艇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突破。这背后意味着,美海军希望通过无人舰艇遏制中国海军发展的愿望已然落空,与此同时,美海军还得接受更为残酷的现实,那便是如何有效应对如雨后春笋般涌出的各型中国无人舰艇,毕竟中国所具备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