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京东内部又进行了一项组织架构调整,整合自原京东零售全渠道到家业务部、技术与数据中心全渠道生态部新成立了“同城购业务部”,负责拓展多种到店和到家的场景。
京东明显释放出加码同城业务的信号。
与抖音不同,京东选择了外卖领域,作为正面与美团、阿里巴巴交锋的阵地。
6月17日,京东零售CEO辛立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京东已考虑进军外卖业务,“至于什么时候开始做,就看我们的能力,什么时候可以组建人才队伍了。”
综合媒体报道,外卖业务会在京东到家APP上线、由子公司达达负责配送,处在探索推进阶段、未正式上线。
负责团队为京东同城餐饮业务部,成立于6月7日、人数10人左右,向达达集团副总裁、京东到家业务负责人何辉剑汇报,目前已在郑州等首批试点城市对接商家。
对于同城零售的配送业务,京东颇有底气。
数据显示,今年6月18日-19日,达达快送日配送单量连续两日突破1000万,创造历史新高。
单日1000万单,是个特殊的门槛。
2021年第二季度,美团闪购的交易量和GMV同比增长超140%。当时创始人王兴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提到,“美团闪购的订单规模将会超过1000万,当我们实现规模化,就能够实现盈利。”
在2022年3月底的财报会议上,美团CFO陈少晖也直言,美团闪购业务的中期目标是日订单量达1000万单。数据显示,2020年七夕节,美团闪购日订单峰值为650万。
这一目标却被达达率先完成了,京东在同城零售/即时配送领域的实力不容小觑。
但如果从全年的营收规模来看,京东还差得有点远。
2021年,美团闪购年交易用户达到2.3亿,总GMV达到842亿元左右。而京东一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12个月内,京东到家的平台总交易额为491亿元。
不过布局调整动作最大的,还要数阿里。
2020年3月,蚂蚁金服宣布打造“数字生活开放平台”,支付宝进行重大改版,将外卖、美食玩乐、酒店住宿等本地生活场景入口位置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