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流传出一个让人意外的消息,美某模拟芯片巨头企业因为库存里面的芯片卖不出去,不得不将降价九成甩卖处理,希望我们可以多买点。而且即便是这样,这些芯片想要卖出去也有一定的难度。
这不禁让人匪夷所思,“芯片荒”的时代,美提高产能大赚一笔都来不及,怎么还有企业要靠“跳楼价”才能把芯片卖出去的?
本质原因
先来说结论。其实这件事的发生并不奇怪,市场有自己的规则和秩序,美为了针对我们肆意打破这些规则和秩序。这个过程中,美看似对我们造成了很大打击,但其实伤的是皮肉,动不到筋骨,反而美自己在不断地突破底线,慢慢丧失公信力。
试想一下,一群正经生意人中出现一个“流氓”商家,强制你和它做生意,你会愿意吗?所以,这件事的发生,本质上来说完全是美的自作自受而已。而且这还只是稍微起了一点苗头,后续如何,我们可以接着看。
具体原因
当然了,这种事情也不可能是无缘无故发生的。从表面上来看,美企业会面临如今的困境是多方原因共同发力导致的结果。
首先是“芯片荒”的缓解。前两年,因为疫情的影响,电子产品市场骤然扩大,再加上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产业的来势汹汹,芯片一下子就成了“香饽饽”。全球市场很快就掉入了“芯片荒”的困境之中。像是新能源汽车,因为芯片短缺导致的溢价,而不得不跟着涨价,结果全行业汽车都涨了好几万。
“芯片荒”对于下游企业不是什么好消息,但是上游企业就舒服了。芯片巨头们抱着“大赚一笔”的心思,纷纷提高产能。事实上,它们确实也赚了一大笔,像是制造龙头台积电,就在去年创下了营收增长18.5%,利润增长16.4%的新纪录。要知道,到台积电这个体量,一点点增长那都是非常恐怖的。
但是这个增长并不能够一直持续下去。种种迹象表明,火热的芯片市场已经出现了“降温”趋势,今年开始,智能手机行业消费力持续下降,尤其是我国,小米出货量跌了20%,VIVO跌了30%,OPPO跌了27%。目前来说,我们仍然是美芯片的消费主力。他们产能增加了,我们需求少了,一加一减,它产能过剩,芯片库存积压也就不稀奇了。
再者,我们为了芯片自主,也在不断提高产能。根据广州前些时候发布的消息,今年我们前五个月模拟芯片实现了43%的增长。
美是模拟芯片的垄断者,全球前十相关企业,美占了六家,并且排行前三的也都是美企。在这样的背景下,过去我们只能买他们的芯片。但是后来我们意识到这方面的缺陷,开始奋力追赶,不断提高产能,并于2017年到2020年间实现了6%到12% 的自给率增长。再加上广州传来的消息,可见我们的模拟芯片增长势头有多猛。
我们的模拟芯片自主率不断提高,对外需求也就越来越低,这进一步加剧了美模拟芯片企业的危机。毕竟,我们这卖不出去,他也不知道哪里能卖出去了。
持久战
美现在大降价甩卖芯片,再一次证明了市场供需关系是有自己的秩序的,任何试图打破秩序的人都会造到反击,付出更大的代价。像美试图通过打压制裁的方式将我们永远地绑在他的战车上,让我们永远为它的企业买单,就面临着更严重的后果。
想要持续保持行业垄断优势,靠打压始终是小道,通过提高产品性能,售后服务来拉开和同行的差距才是王道。
当然了,我们也不能因为一时的进步而自得自满,现在美降价销售芯片,何尝不是一种新的打压方式呢?这种事他们也不是第一次做了,通过低价销售同类产品,让我们的产品失去竞争力,饿死我们的企业,让我们技术无法继续向前。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继续赚我们的钱,其损失的也就是短暂的利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