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就是轨道不同。韦布是在第二拉格朗日点L2,即距离地球150万公里处绕太阳运行;哈勃则是绕地球运行。
选这个点是因为它受到地球和太阳引力之和刚刚好,能让望远镜和地球同步绕太阳公转;还能始终保持太阳、地球、月球在望远镜的同一侧,从而屏蔽这些热源的干扰。
除了“如何做到如此清晰”之外,网友们还有几点疑虑。
比如,出现了一些弯曲的天体。
NASA官方也给出了解释,简单来说就是引力透镜效应。
虽然这种图显示的是一片天空,但实际上有远近不同的巨大星系。大质量物体(星系团)的引力来放大或弯曲较小物体(星系、恒星或系外行星)的微弱光。
还有照片上出现了六角星芒,中间还横着了一个杠。
这是因为韦布是个反射望远镜。六角衍射星芒正是因为由于主镜六边形镜片边缘引起的,而横着那一道则是来自于副镜支架。
换言之,这可以说算是是韦布拍摄的特有标识。
另外,还有一个此次工作人员强调“嘚瑟”的点。
那就是这张图是由不同波长的图像合成的,仅用时12.5个小时。要是用哈勃太空望远镜来拍摄,则可能想需要数周的时间,而且还没有那么多细节。
如今这样的表现,背后却是一段“一鸽再鸽”的辛酸史。
造价100亿的韦布望远镜
事实上从诞生之日起,韦布的目标就是向宇宙深处迈进——
“回溯”到宇宙大爆炸早期,寻找大爆炸后在宇宙中形成的第一批恒星和星系的光。
它是迄今建造的最大、功能最强的空间望远镜。
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欧洲航天局(ESA)和加拿大航天局(CSA)的国际合作项目,由美国29个州及14个国家的300多所大学、研究机构以及相关公司的数千名工程师和数百名科学家共同完成。
有意思的是,韦布的历史,号称“一代鸽王”。
早在哈勃升空(1990年)的前一年,就有科学家提出要建一个可以观察中红外光谱区域的空间望远镜。
它的名字在2002年敲定,为了纪念NASA第二任局长和阿波罗计划的主要发起者——詹姆斯·韦布。
原计划耗费5亿美元并于2007年发射升空。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项目严重超支,发射时间数次推迟。
2004年,它的设计图经过多次修改基本完成,一些零件开始制造。
其发射日期最初预计是2007~2011年,但因经费爆炸(最开始设置的红线为80亿美元)和技术问题曾推迟到2014年,后又一度推到2018、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