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互联时代正在到来,通信信息网络流量爆发式增长,实现流量的可管可控、最大化网络价值成为电信运营商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北京浩瀚深度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浩瀚深度”)冲击资本市场的另一面,其或存诸多问题待解。
不但历史沿革曾存国有股权转让瑕疵,浩瀚深度否认其实控人在高校任职的情形或打脸。除此之外,2020年,宋鹰自浩瀚深度实控人张跃处以低于当期平均交易价格入股背后,宋鹰与张跃或系熟人关系,宋鹰入股浩瀚深度之前,宋鹰是张跃任职多年的兼职单位的创始股东。此外,浩瀚深度关联方供应商的股东及研发人员,却现身浩瀚深度的专利发明人名单,双方在业务及客户方面或存重叠,浩瀚深度的独立性存疑。
一、历史沿革曾存国有股权转让瑕疵,两名实控人兼职信披真实性疑云重重
事莫明於有效,论莫定於有证。为充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监管机构将更加严格要求上市公司做好信息披露的工作。而浩瀚深度称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未在北邮任职,或与事实不符,其信息披露或存“漏洞”。
1.1 招股书披露,浩瀚深度历史沿革中曾经存在国有股权转让瑕疵
据浩瀚深度签署日为2022年5月16日的招股说明书注册稿(以下简称“招股书”),1993年10月,北京邮电学院(北京邮电大学曾用名,以下统称“北邮”)、北京电信发展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电信”)、深圳市翔龙通讯有限公司、冷荣泉、张秀清、雷振明、赵建章、李瑞冬、杨紫珊、张惠民和吴文礼约定共同出资设立北京宽广电信高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浩瀚深度前身,以下统称“浩瀚深度”)。
1994年3月22日,北京天平会计师事务所确认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合计320万元,均以货币方式出资。1994年6月28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了浩瀚深度的设立并核发了营业执照。其中,北邮、北京电信对浩瀚深度均出资100万元,持股比例分别为31.25%。
1996年,北京电信将其持有的浩瀚深度100万元的出资额转让给北京亚通电子信息有限公司。2000年,北邮等11位原股东与雷振明、吴晓非等25名自然人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上述原股东将其持有的浩瀚深度的640万元股权份额无偿转赠给雷振明、吴晓非等25名自然人。2001年,北邮与北邮通信、雷振明、李瑞冬、杨紫珊、张惠民、吴文礼签订了《出资转让协议书》,约定北邮将在浩瀚深度的100万元出资额转让给雷振明、李瑞冬、杨紫珊、张惠民、吴文礼。并且,此次股权转让为无偿转让。
且浩瀚深度表示,前述三次股权转让行为均未履行国有股权转让相关程序,在国有资产转让方面存在瑕疵。
而此次上市,浩瀚深度已对此进行了整改。
招股书显示,根据教财司便函[2020]44号批复文件,并基于相关追溯审计、评估结果并结合上述国有股权的变动情况对应补偿金额进行了测算,北邮应受偿本金及利息总计667.38万元,该等金额已由浩瀚深度实际控制人雷振明支付完毕。
2020年5月,北邮签发《关于北京浩瀚深度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历史沿革整改情况的答复》(校函[2020]16号),确认收到补偿款667.38万元,并确认浩瀚深度三次涉及国有股权变更时的瑕疵已经得到有效弥补。
不难看出,历史上,浩瀚深度与北邮存在“渊源”。
另外,浩瀚深度董监高及核心技术人员在北邮的任职情况被问询。
1.2 董监高在北邮任职情况被问询,回复否认实控人报告期内存任职
据浩瀚深度签署日为2022年3月30日《关于北京浩瀚深度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首轮审核问询函的回复》(以下简称“一轮问询回复”),浩瀚深度董监高及核心技术人员雷振明、刘芳等人均存在部分时间段,或截至一轮问询回复签署日仍任职北邮的情况。对此,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浩瀚深度说明相关人员的任职情况。
据一轮问询回复,截至一轮问询回复签署日2022年3月30日,浩瀚深度董事长张跃没有任何北邮的任职经历。另外,1987-2016年,浩瀚深度董事雷振明曾任职于北邮。而报告期内,雷振明不在北邮任职。
据招股书,截至招股书签署日2022年5月16日,张跃、雷振明合计持有浩瀚深度48.8%的股份,系浩瀚深度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其中,张跃毕业于北邮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2008年至签署日2022年5月16日,张跃历任浩瀚深度的副董事长、总经理、董事长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