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俄乌局势进入胶着时期,西方的对俄制裁也逐渐覆盖各个领域,但最近却传出消息,俄罗斯与美国这对“生死仇敌”要在航天项目上进行合作。
据联合早报7月16日的消息,美国国家航空局NASA与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将“整合前往国际站的飞行”,双方宇航员都将乘坐对方的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双方都认为,这符合“俄美双方的利益” 同时,这项协议也是为了促进“为和平目的探索外太空”的使命。
俄美航天项目合作早已有迹可循,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前,美国航天员就跟着俄罗斯的飞船“上了天”,好巧不巧,俄乌战争爆发了,西方与俄罗斯一瞬间站到了对立面,但俄罗斯兑现了国际航天合作的承诺,该美国宇航员得以乘坐俄罗斯的联盟MS-19飞船返回地球,否则,会上演一场现实版的“火星救援”。这件事上,美国也还算仗义,哪怕是冻结了俄罗斯的海外资产,事后也没有赖掉这笔宇宙“交通费”,并出奇地用卢布进行了支付。
因此双方的合作能在“制裁”中得以开展。
合作基础:俄罗斯的重工业与科研能力非常发达
大家是否有一个错觉,那就是“大毛”除了军事,其他全都“拉跨”了?实际上,苏联解体以来,头号继任者俄罗斯便在经济上一蹶不振,偶尔有昙花一现的时候,但那也随着西方的制裁而消失了。除了经济,现在的俄罗斯仅仅在轻工业层面有缺陷,然而,俄罗斯重工业可不差,足以支撑国内军事、航天、运输等领域的发展,同时,俄罗斯的资源十分充足,国土上占满了“元素周期表”,加之国土广袤,这也为俄罗斯的工业发展营造了客观环境。
尽管俄罗斯是美国的“头号敌人”,但俄罗斯民族在科学领域的创造力与执行力不容美国忽视,美国在上个世纪的军备竞赛中就已经亲身“领教”过,在航天事业上,俄罗斯与美国一直处于竞争与合作共存的状态,双方合作的同时,都保持了一定的自主性,比如全球四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美国最先研制出“GPS” 能够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俄罗斯则紧跟其后,研制出“格洛纳斯”,虽然比不上“GPS”,但毫无疑问,俄罗斯能够掌控“卫星”这一大国命脉,同时也是其科研能力的体现。
这些客观因素结合在一起,使俄罗斯有了大国的资本,不管是合作还是“角力”,俄罗斯都能试一试。
合作缘由:互为利益,谈到底还是因为“钱”
航天事业不能直接地体现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所获取的收益比较少,更多是作为国家实力的宣传,尽管航天事业有着较大的潜力,但就如今来看,并不是大国博弈中的急切事务。
航天事业的投资基本等于“烧钱”,2022年,美国在NASA的财务预算足足有248亿美元,但这对于航天来说远远不够,美航空航天局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就表示过,再实现一次(载人)登陆月球需要200—300亿美元,巨额的花销就连经济世界第一的美国也不敢轻易下决定。
所以,在这种环境下,俄罗斯、美国、欧盟国家等大国在有所保留的同时进行了合作,现在外太空还没有什么值得争抢的 “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