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最前沿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当今最前沿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无非是“人造小太阳”“元宇宙”“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其中还有“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并不是最近几年才提出的,早在爱恩施坦时代就已经提出了,只不过那时,它还处在一种假说状态。今天,说它属于前沿科技是因为,在量子力学理论和技术研究上,最近几年取得了重大突破,比如我们的“墨子号”卫星上天,比如我们的量子计算机元原型机已经建成,潘建伟团队打造的量子芯片,也已经运用于民间等等。这些技术的发明,走在世界的最前沿,其技术特征明显优越于今天的各种通讯技术和计算技术,所以它才成为了当今最尖端的科学技术。
量子力学理论很是高深,像我这样的文科生没有能力深入研究,但是由于好奇心的存在,时不时地就会看一看此类科学技术的科普文章。
有篇科普文章,怕我这样的量子力学科盲听不懂那些专业的术语,就打了一个易懂的比方。量子纠缠在一起是不定性的,但是一旦被干扰,它立马就有了定性。打个比方说,一只猫被关在一个黑盒子里,猫在盒子里是死是活,是不确定的,但是有人去打开黑盒子,一旦打开,人看了一眼(即干扰),呈现在你面前的,猫不是死了,就是还活着,它就定性了。
中国量子力学的大咖潘建伟在一个电视节目中说,“量子纠缠”这类现象在中国古代就有人描述过,春秋战国时代墨子就是其中一个,所以人类第一颗量子通讯卫星才取名叫“墨子号”。潘建伟还说,明代的哲学家王阳明也描述过这类现象,而王阳明的主要学术成绩在“心学”,有唯心论的倾向。
量子纠缠理论告诉我们,量子定性关键在于“看”,人看到了,它就定性了,看不到,它就不定性。“看”在其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这让我想到了哲学上的唯心论,唯心论认为,这个世界的存在关键在我的“心”:我看到的,它就我心里存在,我看不到的,它在我心里就不存在。在唯物论看来,这无疑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外物的存在与否,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你看到了,它存在,你看不到,它照样存在。我是个唯物论者,我一直视唯物论为真理,认同唯物论的世界观。
但是,与此同时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唯物论所坚持的观点这么简单、明了,有点认知水平就可以认识到的,为什么唯心论还能大行其道,从古至今一直存在着呢?这其中肯定有它存在的道理和依据。
看了“量子纠缠理论”,我仿佛找到了唯心论存在的依据了。唯物论阐述的理论没错,但它只描述了这个世界的部分存在,还有一部分肉眼看不到,但它广泛存在着的现象,可能就需要用“唯心论”来描述了,比如“量子纠缠理论”所描述的现象不就在强调人看到的重要作用了吗?量子的定性,人不看,它就不存在。
事实上,日常生活中,这类唯心现象也是广泛存在的。比如,中国人常说的“信则有,不信则无”,这是对生活经验的总结,说明这种现象广泛地存在着。这句话不也是强调人“心”的重要作用吗?
平常我们一直强调“意志”对于做事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说“意志”在做事能否成功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个“意志”不也是“心”之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