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投入并非持续。一名京喜的工作人员说,京东对京喜拼拼的态度是:提高产品的能力和效率,而不是在补贴上的竞争,比如京喜在四个月前就已经关闭了青海,甘肃,福建等六个表现不佳的省份。
还有用户反映,京喜拼拼在价格上也没有什么优势。由于京喜进入市场太过仓促,所以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集中采购,更多地依赖于地区采购,导致了更高的采购成本,这也是“价格敏感”的团购群体的致命弱点。
根据统计,京喜在没有大规模撤离之前,亏损率将近40%,而美团优选和多多买菜在20%和15%上下,而橙心优选在30%的时候,就已经支撑不住了。京喜的下场,可想而知。
尽管京喜在下沉市场遭受重创,但是京东已经重新把目光投向了同城零售。
03
京东宣战美团,进军同城零售
京东在今年3月份成立了同城购业务部,将京东到家、原京东零售业等业务部门合并为一体,并将其业务范围扩大到不同的到家和到店场景。
据了解,在今年的战略会议上,同城购业务部宣布了公司的发展战略,大致分为“一大三小”,“一大”为城市零售,“三小”为外卖、到店综合服务及家政等领域。
并且设定了一个更加积极的目标,即在接下来的五年里, GMV将达到3000亿(保守估计是2000亿),而“三小”中的各个板块,都将承担 GMV的任务。
从目前的市场竞争模式来看,京东和美团在同城零售方面,差距并不大。

2021年,美团的 GTV销售额在600-700亿之间,6月份日订单约为4百万(不包括药品),京东同城占到了三分之一。最关键的是,京东并不需要大量的用户补贴,因为有了上百万的骑手,所以并没有太多的漏洞。
京东的内部人员很清楚这一点,“美团比京东更有即时性和用户规模,而且用户数量也更多,这也是京东的一大隐患。”
不过据了解,京东高层对于同城零售的战略规划依然存在争议,尤其是已在部分城市低调试水的外卖业务,或许会被要求暂停。
京东今年的整体策略是业务减亏。徐雷此前在财报会上多次表示,“所有亏损业务都会收缩。”鉴于此前多次探索的失败,叠加动荡的经济环境,将以更加审慎态度对待新业务,这对京东来说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